9.1 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广泛存在,并通过具体实例知道旋转的定义,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理解旋转的性质,会根据要求画出旋转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在探索图形旋转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探索,合作创新的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旋转的三要素及其性质以及图形旋转的画法.
三、教学难点
图形旋转的性质及利用性质来解决画图问题.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精彩生活,快乐学习》视频引入
视频中的空竹,陀螺,魔方都在做什么运动? 旋转
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活动一
1.用三角尺画直角三角形ABC;
2.将三角尺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
3.用三角尺画直角三角形A'B'C.
问题:1.△ABC与△A'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用量角器度量∠ACA'和∠BCB',你发现了什么?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度
活动二
1.利用角度滑动条将△AB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
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旋转的基本性质
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活动三
1.画出点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所得到的点A';
2.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所得到的线段A'B'.
画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后所得的图形,关键是确定某些点绕这个点旋转后所得到的 .
3.画出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20°所得到的三角形.
学以致用
如图,正方形A'B'C'D'是正方形ABC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而得到的.
(1)图中的旋转中心是点 ;
(2)度量旋转角的度数为 °;
(3)若正方形边长为1,延长AD
过点C',则C'D的长为 .
学有所获
课堂小结
在一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不变的目标,旋转方向是前行的方向,旋转角度是前行的距离。我们的班集体也在一个旋转的运动过程中,周老师是我们的旋转中心,我们所有人都团结在他的身边共同前行。心中理想的高中是我们旋转的方向,我们携手共进沿着这一方向努力前行。三年是我们的旋转角度,用这三年的时光,我们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相信我们共同的努力会收获最美好的人生,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视频结束)
教学反思
在本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的开课题目是《图形的旋转》。拿到这个课题后,我思考了很久。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考虑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既要通过本节课掌握书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幸好,学校的录播教室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所以本节课我结合课本内容,数学核心素养以及GGB软件,利用平板电脑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中。在课堂的开头,我以空竹、陀螺、魔方的视频引入,学生通过自己的所看,所做,所感,得到旋转的概念,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图形旋转的性质探讨过程中,我将探索的过程分为两部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并设计出层层递进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考虑问题。在用平板探索性质时,学生借助于GGB软件,可以观察动态图形,测量线段的长度,角度,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这一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得出旋转的性质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形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以每个孩子的头像围绕周老师旋转来进行情感升华。在一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不变的目标,旋转方向是前行的方向,旋转角度是前行的距离。我们的班级也在一个旋转中,周老师是我们的旋转中心,我们所有人都团结在他的身边共同前行。心中的理想是我们旋转的方向,我们携手共进沿着这一方向努力前行。三年是我们的旋转角度,用这三年的时光,我们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会收获最美好的人生,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