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戏
教材分析:
中国戏曲是中国民间艺术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尤其是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用不同方言、声腔、形体动作为基本语汇,发展出许多艺术风格迥异的地方剧种,统称为戏曲艺术,如京剧、越剧、昆曲、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戏曲剧种仍有300余种。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各种因素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综合而成的,其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性,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中国戏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长期的积淀。
戏剧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年龄、性格、气质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影碟机及信息网络的高速化,人们的娱乐文化方式日趋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观众越来越少。因此,保护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中小学阶段加入这样的课业,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热爱中国京剧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是很有意义的。
《看大戏》是一节“综合·探索”的课,是在中国传统戏曲的大主题和背景下,将戏曲文化的感受与欣赏、水墨造型练习、脸谱的设计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是在综合的美术活动中,给孩子以感染,使他们对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产生兴趣。而水墨与戏曲的结合更会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有利于学生感受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提高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材呈现的图片颜色艳丽,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应很好地把握。另外,中国戏曲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相关内容补充和丰富教材内容,也可以结合当地地方戏曲文化,创造性地结合教材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感受祖国传统的戏曲艺术。
2、在戏曲欣赏中感受戏曲的艺术美,提高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3、能够以水墨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感受。
4、欣赏脸谱艺术,并能够大胆地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2、欣赏脸谱艺术,并能够大胆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难点:脸谱的造型和创作。
课的类型:综合、探索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欣赏图片
学具准备:1、中国画用具
2、八开素描纸或水彩纸一张,铅笔、橡皮、上色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感受戏曲艺术。
欣赏部分片段或图片:
(1)你看过哪种戏曲?
(2)你对戏曲有哪些了解?
(3)说说你对戏曲的感受?
2、介绍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是中国民间艺术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尤其是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用不同方言、声腔、形体动作为基本语汇,发展出许多艺术风格迥异的地方剧种,统称为戏曲艺术,如京剧、越剧、昆曲、豫剧、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戏曲剧种仍有300余种。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各种因素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综合而成的,其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性,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3、以水墨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
(1)欣赏水墨形式的作品
观察线条和墨色的变化。
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交流和选择自己要表现的内容
了解戏曲中人物的特点,确立要表现的画面。可以是一个戏曲故事,也可以是几个人物形象。
(3)造型表现
大胆勾抹,充分表达自己对戏曲的感受。
注意水墨变化。
三、作业布置:
创作一幅水墨戏曲人物作品
四、辅导学生练习:
1、注意水墨变化。
2、大胆勾抹,充分表达自己对戏曲的感受。
五、小结:
六、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新授:
1、戏曲脸谱介绍
戏剧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年龄、性格、气质等综合特征。
戏曲脸谱的分类,通常采用谱式与谱色两分类方法。
谱式分类比较复杂,说一下谱色分类。
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毫不犹豫来分类,它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
红脸: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姜维等。
黑脸:直爽刚毅、勇猛智慧。
蓝脸:刚直勇猛,桀骜不驯。
黄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
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
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
2、脸谱的绘制方法
(1)一张A4纸或八开纸对折
(2)沿着边线画出外轮廓和耳朵的边线。
(3)选好自己喜欢的脸谱,先轻轻标示出眼、鼻、嘴的基本位置,然后勾画出大的图形,再进行细致的刻划(铅笔稿)
(4)上色:根据脸谱的具体色彩分层次上色,上色要均匀,先涂色后线。
(5)在四个角上方各剪一2-3厘米的口,然后弯曲粘合,做成有立体感的脸谱。
三、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一幅戏曲脸谱。也可参考脸谱的具体特征自己设计一个脸谱。
四、辅导学生练习:
(本节完成草图的绘制)
1、外轮廓曲线要圆润,注意上面稍大些,注意耳朵的位置。
2、绘制脸谱纹样时要注意绝大部分脸谱是对称图形,要注意两边的对称性。
3、用笔时尽可能的线条要轻淡些,便于修改和上色。
4、注意人物局部特征的描绘。
5、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脸谱。
五、小结:
说明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和上节作业情况
二、上节作业评述
指出全班作业总体的完成情况,表扬优秀作业(草图),对部分不完善的作业(问题比较集中的)提出改进建议。
三、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1、把草图勾画完整
2、上色
上色不可急躁,先涂主要的色调,要均匀细致。要注意调颜色时水分的控制,水彩色和水粉色调色时对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细心体会慢慢掌握。
对细节处要仔细描绘。
上色的步骤一般是从上到下,先里后外。这样便于控制。
主要色上完后等颜色干了再勾线,最后画最外层颜色。
3、制作立体效果
四个圆角的上方各剪一个2厘米左右的小口,再粘合,立体效果就做好了。
四、作品展示
作品完成后请每位同学到前台进行作品展示,说明画的脸谱的特点,让大家欣赏评述。
特别的自己创作的脸谱,更要讲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引导同学们在今后更好的进行创意。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作品完成情况,表扬优秀作品,指出部分作品的不足之处(以表扬为主)
六、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