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脚印的联想》
教学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动物的脚印并能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充分展开想象,将动物的脚印变成新的形象;运用添画的方法,组合成幅有趣的想象画。
了解大自然动物脚印的美丽,养成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想象与创作的快乐。
评价任务
能够识别常见动物脚印并能说出它的外形特点。
能够展开联想将动物的脚印变成新的形象;运用添画的方法,组合成幅有趣的想象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各种动物脚印的特点,并对动物脚印进行联想,创作一幅想象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动物脚印产生联想,并采用添画、组合等绘画表现方创作一幅想象画。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看《雪地里的小动物》视频导入,此环节体现了美术教学根本目标是实践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
实践价值是美术教育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应用知识技能创造性解决情境问题。
(二)学习活动一:认识脚印通过课件出示大量图片,及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小动物的脚印,并能说出外形特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讨论说出各种常见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依据学习目标一设计的,主要是能够识别常见动物脚印并能说出它的外形特点,对应的是评价任务一,而评价形式是教师及时发积分卡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二:学习脚印大“变身”的方法通过教师及学生示范,启发学生联想将动物的脚印变成新的形象;运用添画组合的方法,创作有趣的脚印想象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依据学习目标二设计的,对应的是评价任务二,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最后的作品呈现来评价是否完成目标。
学习活动三:创作富有想象力的《脚印的联想》绘画作品本环节主要是对学生作品的一个评价,给学生制定了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按照评价标准来进行作品的评价,并采取了自评、他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拓展延伸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爱护小动物和动物们和谐共处。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学习目标三的体现,所对应的是评价任务,通过学生的作品既能看出学生是否展开联想、是否掌握创作方法。
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同时也能体现出自己有没有达到学习目标。
作品展评:
选一些有趣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投票,要依据评价标准来投。
针对性的对三到四幅作品进行自评、他评(他评时要说出给几分的积分卡以及原因)。
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课后拓展:这么美丽的脚印你还在那里看过?
(出示)动物是人类亲密的伙伴,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美,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