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3 14: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2
一、文言知识梳理:
1.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鼓瑟希( )
(2) 莫春者( )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今义:一天 古义:____________
(2)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今义:什么伤
古义:____________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今义:儿童
古义: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
宗庙之事,如会同 ( )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 )
先生如其指 ( )
逝者如斯夫 ( )
固不如也 ( )
(2)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 )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如会同,端章甫 ( )
(2)浴乎沂,风乎舞雩 ( )
(3)三子者出,曾皙后 ( )
(4)鼓瑟希 ( )
(5)可使有勇 ( )
(6)赤也为之小 ( )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毋吾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吾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则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使有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1.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比及三年 比:比较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加之以师旅 以三矢赐宗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耿兰之报
C.异乎三子者之撰 亦有别疾而至斯乎
D.唯求则非邦也与 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家邦国家”范围的一组是( )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④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⑤亦各言其志也 ⑥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6分) ( )
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文言知识梳理:
1.(1)“希”通“稀”,稀疏;
(2)“莫”通“暮”,晚。
2.(1)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
(2)何妨。
(3) 少年,不到20岁的人。
3. (1)连词,如果/介词,至于/连词,或者/动词,往/动词,依照,遵照/动词,像,如同/动词,比得上。
(2)名词,方形/名词,方圆,纵横/名词,道,指是非准则/副词,正,才。
4. (1)名词用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
(2)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3)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4)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5)形容词用作名词,勇气。
(6)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即文中所说“小相”。
5. (1)状语后置句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2)宾语前置句,“毋以吾也” 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说了。
(3)宾语前置句,“不知吾也” 不了解我。
(4)宾语前置句,“则以何哉” 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5)省略句,可“使(之)有勇” 可以让他们有勇气。
二、课内阅读
1.B (比:等到)
2.A(A.均为“拿”“用” ;B.或者//像C.介词,与、和//语气词;D.就//却)
3.C
4.D(D项,彬彬有礼的是冉有。在他之后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
5.(1)我去处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使得人人都有勇气,而且得为人的道理。
(2)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又有饥饿。
(3)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做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