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2课 石钟山记
1. 掌握文中的“莫、识、鼓、目、绝、而、焉”等重要实词、虚词与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 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
3. 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素养目标
石钟山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欧阳修一起创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也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也是宋代著名画家,
“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词开一代豪放词风,他对题材、意境、风格、技巧等进行大胆创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木石图》等。
作者简介
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资料链接
辨石钟山记
李 渤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
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深入探究
1. 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感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 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成了一种近乎权威的解释,正因如此,才有寺僧使小童演示的举动。而作者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笑而不信”
② “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 “至绝壁下”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他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③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到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 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如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根据。
《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
2. 《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
①苏轼不轻信前人说法,为了找到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他不避艰险,“夜泊绝壁之下”,找到了自认为满意的答案。虽然他考察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臆断其有无”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② 苏轼夜探石钟山,也是他独特人格和气质的体现。苏轼一生旷达洒脱、浪漫豪迈,一贯喜欢寻奇探幽,往往爱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一点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应该像苏轼这样勇于实践。
3. 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见解对我们来说有何现实意义?
彭蠡(lǐ) 郦(Lì)道元 钟磬(qìng) 桴(fú)止响腾 硿(kōng)
栖鹘(hú)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ɡhónɡ) 窾 坎(kuǎnkǎn)
镗鞳(tānɡtà) 无射(yì) 臆(yì) 殆(dài)
重要字音
基础知识梳理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通假释义
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古义:支流的入口处。今义:在河、海等的岸边设有码头,便
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
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动词,到……去)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副词,恰好)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动词,出嫁)
得双石于潭上 (动词,得到、获得)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助动词,能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激)
阴阳合而万物得 (动词,成,成功)
相得甚欢 (形容词,契合)
一词多义
适
得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语气词,不译)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代词,相当于“之”,这,指代“石穴罅”)
且焉置土石 (代词,哪里))
余固笑而不信也 (副词,本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动词,巩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容词,地势险要的,牢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形容词,顽固)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动词,安守)
焉
固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连词,表递进关系)
扣而聆之 (连词,表顺承关系)
徐而察之 (连词,表修饰关系)
空中而多窍 (连词,表并列关系)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连词,表因果关系)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连词,表转折关系)
而
(1)名词的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坐船)
事不目 见耳 闻 ( 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微风鼓 浪 ( 名词用作动词,激荡,掀动)
而此独以钟名 (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夜泊绝壁之下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大石侧立千尺 (名词作状语,倾斜地)
词类活用
(2)动词的活用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
(1)判断句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者,……也,表判断)
此世所以不传也 (……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得双石于潭上 (即“于潭上得双石”)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即“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
而大声发于水上 (即“而大声于水上发”)
文言句式
(3)宾语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余是以记之 (即“余以是记之”)
(4)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 (即“铿然有声者石”,“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5)省略句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省略介词“于”)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省略介词“于”)
《水经》 中国古代一部记述了 137 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的书,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情况下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石钟山记》中的“元丰七年”。
文化知识
课堂巩固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桴止响腾
B. 被发行吟泽畔
C.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答案:A
解析:B. 被,同“披”,披散。C. 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D. 孰,同“熟”,仔细。
2.下面对加色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究
扣而聆之 扣:扣住
B.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 鸣:使……鸣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探寻
C. 余韵徐歇 韵:韵味
余方心动欲还 动:动摇
D. 虽知而不能言 言:说出来
而笑李渤之陋 也 陋:粗野
答案:B
解析:A.“考”,敲击;“扣”,敲打。C 项,“韵”,声音;“动”,惊恐。D.“言”,用文字表述、记载;“陋”,浅陋。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B.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来而记之者已少
而言之不详
D. 火尚足以明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答案:A
解析:A. 焉:语气词,不译。B. 然:① 连词,但是;② 代词,这样。C. 而:① 表并列,并且;② 表转折,但是。D. 以:① 连词,来;② 介词,用。
4.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此世所以不传也
B.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C. 自以为得其实
D.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答案:D
解析:A. 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C. 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5.下列句中都有名词作状语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③ 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 大石侧立千尺 ⑤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⑧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⑧ D.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① 中“舟”,② 中“目”“耳”,④ 中“侧”,⑧ 中“兄”,均为名词作状语。⑦ 中“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③⑤⑥三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
6.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石之铿然有声者 ②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 此世所以不传也 ④ 荆州之民附操者
⑤ 夫晋,何厌之有 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⑥/②⑤/③④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⑥
答案:A
解析:分别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答案: (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
(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