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摩擦力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摩擦力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3 15: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一、单元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一)单元基本信息
课程标准模块 人教版必修一 3.2 摩擦力
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单元名称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课时 9 课时
(二)单元教学规划参考模板
(三)课时教学设计示例参考模板
第 5 课时 3.2 摩擦力
课时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的规律,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参与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现象,进而得出规律. 2、《摩擦力》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的一个重点,同时教材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加深和拓展.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静摩擦力,从而能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区分.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的规律,教材将其作为重点。
2.课时学情分析: 利: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会分析简单的摩擦力现象,另外,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初步具备了定量探究实验的能力,在静摩擦力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滑动摩擦力这也为本节课静摩擦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惑: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仅限于对定性的分析,不涉及定量的计算,在相对运动的问题上学生会存有很大 的疑惑,需要在实验现象分析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与释疑,而且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有联系但也有不同,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界定容易混淆不清。
(
1
/
9
)
3.课时学习重点: 静摩擦力产生成因、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规律.
。 4.课时学习难点: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规律
5.开放性学习环境: 小组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flash 动画,视频资源)
6. 课时学习目标:
(一)物理概念
1.知道静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知道静摩擦力方向的特点,以及如何判断静摩擦方向。
3.知道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
(二)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学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静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概
括能力。
3.通过讨论、回顾等教学活动,养成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
4.体会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社会态度与责任
1.通过参与实验探究、问题思考和游戏互动等主体活动,激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激发对科
学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界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体会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和
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等养成合作精神,感受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
耐心的实验素养。
3.在理解静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领略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提升价值观
7.课时教学过程: 附件 1
8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3.2.2 静摩擦力 一、成因 二、方向 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三 、 大 小 0< f ≦ fmax
9.课时作业设计: 阅读科学漫步,完成相关课后题
10.课时教学反思(实施后填写): 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自主交流探究,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附件 1:教学过程
课时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评价建议
任务 1:课程导入、夹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夹弹珠比赛: 让学生聚焦于生
弹珠比赛 下面我来讲一下游戏规则,在每个小组老师都放 活,并且让学生产
了一个一个装了 10 个弹珠的盘子,还有一个空 生认知冲突,使学
盘子,需要你们选一位动手能力最强的同学代表 生带着强烈的求知
你们小组用最快的时间把弹珠全部夹到空盘子 欲望走入新课。并
里面,我们看看哪一组可以最先完成。大家准备 且由此引入新课教
好了没有,下面听我口令,比赛开始。完成的请 学。体现了从生活
举手,好,这一组同学最先完成。大家给点掌声。 走向物理的新课标
好,下面我想邀请这一组的这位同学到讲台上帮 的教学理念。
老师来把弹珠也夹到另一个盒子里面,有请这位
第 4 节
同学。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同学好像没有刚刚那么
厉害了,现在一个都夹不起来了,那这是为什么
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入今天课程的学习,
静摩擦力。
任务 2:老师夹皮球(放 在刚刚的夹弹珠比赛游戏中,我们看到,有的弹 通过现有知识和模
大版弹珠)再来重现夹 珠被夹起来了,有的弹珠没有被夹起来,有的弹 型,发现问题,解
弹珠比赛中的一些情景 珠夹起来又滑落下去了,为了更方便研究这些情 决问题,激发学生
景老师这里准备一个皮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 的学习兴趣,同时
个放大版的弹珠,同学们请看,如果老师用力挤 引出静摩擦力的概
压它我们能看到明显的形变,下面老师用两个手 念
指来夹它,再来重现同学们刚刚在夹弹珠比赛中
的一些情景,先来看第一种情况,是不是根本夹
不起来,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夹不起来吗?是不是
我的手只跟他接触而没有用力挤压他。再来看第
二种情况,是不是我夹起来他又滑落下去了,那
为什么会滑下去呢?是因为夹的不够紧出现了
滑动摩擦力。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种情况,我用
力挤压它并且把它夹起来,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时
候球由于重力作用相对于手是不是也有相对下
落的趋势,物理学中就是把这种物体相对另一个
接触的物体将要运动而又没有运动的状态就叫
做有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下落的趋势那为什么
没有落下去呢,是因为手对球产生一个阻碍其相
对下落趋势的力,使球和手保持了相对静止,物
理学中把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可见静摩擦力他
是指: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摩擦力。
任务 3:通过小实验, 显然他是摩擦力中的一种,那当然摩擦力的产生 通过解密课程导入
还有课程导入实验的解 具备一定的成因,那这种静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弹珠夹不起来的实
密来探究静摩擦力的成 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总结:我们还 验,激发学生的学
因 是来看这个球,这样夹起来了,我慢慢不用力夹 习兴趣,以及对科
球它是不是会掉下去,那说明要产生静摩擦力两 学知识的求知欲,
个物体需要接触且挤压,再来看我把这本书这样 以及提升学生通过
倾斜放在我的手上,这本书相对于手有没有运动 实验进行分析总结
趋势。有,那有没有产生静摩擦力,有,这样水 的能力
平放呢?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没有,那还有没
有静摩擦力,是不是就没有了,那说明要产生静
摩擦力两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趋势,那下面我们
再来看第三个实验,刚刚在夹弹珠比赛实验里面
同学们夹你们桌子上的弹珠是不是感觉比较容
易夹起来,但是老师在讲台上摆放的是不是就很
难夹起来,那是因为老师在弹珠上面提前抹了
油,使他变得比较光滑,这里也要跟刚刚那位同
学说一声抱歉,大家掌声鼓励一下。那这说明要
产生静摩擦力两个接触面还需要粗糙。
任务 4:案例拓展 根据刚刚的成因,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是这本书,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
我们知道如果在这个位置不动,手对书产生一个 帮助学生理解难
阻碍它相对下落趋势的静摩擦力,那同学们看看 点,使物理的学习
这样缓慢移动呢?静摩擦力还有没有?请同学 更加有乐趣,更容
们思考讨论?还有没有?有,因为虽然手和书一 易接受
块在运动,但是书相对于手还是有相对下落的趋
势,所以手还是对书产生一个向上的阻碍其相对
下落趋势的静摩擦力,我们可以发现不是只有静
止的物体才能产生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有可
能产生静摩擦力。所以两物体之间有没有相对运
动趋势,跟物体有没有运动没有必然关系。

任务 5、学生活动,通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老师录制的一个视频,这是一 通过生活中同学们
过爬树比赛还有人车拔 个爬树的比赛活动,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 熟悉的体育运动场
河比赛来分析静摩擦力 观察体会这位同学所受静摩擦力方向。同学们有 景爬树比赛和拔河
方向的特点 没有参加过拔河比赛?这里要给大家分享的是 比赛活动让学生探
一个人车拔河比赛的视频,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 究静摩擦力的方向
并且思考车为什么没有被拉动。我们发现这几位
同学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把车拉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车没有动吗?那车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如何,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如果有思考好的可以举手,请这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车相对于地面有向前的运动趋势,地面要阻碍车这种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地面要对车产生向后的静摩擦力,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视频和我们刚刚的分析讨论总结静摩擦力的方向应该有什么特点。有结果了吗?学生总结:更多的实验和观察说明静摩擦力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任务 6、实例分析 根据这一特点,如果让我们分析某一现象中静摩擦力的方向,我只需要找出所要研究对象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就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物块随传送带运动过程中物块所受静摩擦力的情况,在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一个传送带,我们把物块放在传送带上,物块先是随着传送带启动,然后和传送带一块匀速,最后是随着传送带一块制动,请同学们动手操作并且互相讨论分析:在这三个过程中物块所受传送带的摩擦力的情况,首先判断有 没有,如果有,方向如何? 学以致用,学生学习完静摩擦力方向的特点,通过对传送带带物块模型物块所受静摩擦力方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突破难点
任务 7、演示实验、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 为了更方便的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特点,请同学们看讲台,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装置,这里有一个水平传送带,打开传送带物块放在上面可以随传送带一块运动,在这一端固定一个弹簧,让弹簧跟物块相连,然后把物块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带着物块一块运动,就会使弹簧伸长, 弹簧弹力逐渐变大,由于二力平衡物块受到传送 通过老师设计的实验得到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同时也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带的摩擦力跟弹簧的弹力相等,我们前面已经学 习兴趣,让学生体
习过弹簧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用 会科学的严谨,不
伸长量来表示力的大小, 仅要有理论分析,
在这里我们再放一个传送带用来带动纸张匀速 还要有实验验证。
向上运动,那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竖直方向的运动
位移来表示时间,水平方向运动位移来表示力的
大小,如果两个方向同时运动是不是就可以用笔
画出来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我们取下图像,把
它处理一下打在 PPT 上,请同学们结合试验现象
思考讨论静摩擦力大小跟外力的关系的规律。从
图像我们可以看到静摩擦力是被动的是随着外
力变化而变化,存在着一定范围而且存在一个最
大值,我们把它称为最大静摩擦力,这个最大值
是相对静止状态即将被破坏的时候,同学们再回
过来想一想刚刚的人车拔河比赛里面如果我们
的同学足够多,力气足够大我们能不能把车拉
动?外力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破坏相对静止状
态。并且可以看到在最后物块跟传送带发生滑
动,静摩擦力变成了我们上一节课所学习的滑动
摩擦力,请同学们从图像中分析讨论最大静摩擦
力跟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最大静摩擦力是略大于
滑动摩擦力,但是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如果没有特
殊说明我们可以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另外对比上一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滑动
摩擦力我们也可以发现静摩擦力它没有计算式
任务 8、生活案例分析、 学习完静摩擦力的知识,我们知道静摩擦力跟我 从物理走向社会、
车拉书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
些跟静摩擦有关的现象,哪位同学想好了可以跟 对静摩擦力的学习
我们分享一下。实生活中跟静摩擦有关的现象还 找一找生活中相关
有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下面我们来应用一下,请同学们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不能想办法用一本书把另一本书提起来,如果想好了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把书一页一页加在一起,那大家试试看看能不能提起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提起来了,那同学们知道如果是几百页的书都交叉在一起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把它分开吗?这里有一个视频我们一块来看看,是不是很震撼,我们发现薄薄的一张纸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的现象
任务 9、总结收获体会 让学生回想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思考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最后让学生分享。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 我学习总结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