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九章《浮力》章节检测-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797.8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沪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4-03 23:26:24 |
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8.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4:1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甲、乙两图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变化量等于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二、填空题
9.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由物体重力和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将一块实心橡皮泥放入水中,它会沉入水底,但将它捏成瓢状,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是改变了______的大小从而改变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浮在水面的潜水艇,向水舱中充水,就会下潜,这是通过改变______的大小从而改变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
10.如图所示的情景,是为了验证_______原理。小华同学选用重为2牛的物体进行实验。他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1.5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牛。最后他还应通过计算找出浮力大小与_______大小的关系。
11.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护卫舰自身质量为4.0×103t,排水量9.0×103t。如图所示,空舰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该舰最多能装货物___________t。若舰艇从东海驶入黄浦江,则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_____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N,将A缓慢提起直至将底部拉至水面的过程中,烧杯对台秤的压强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溢水槽和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溢水槽中原来的水平面刚好与溢水口相平,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700g水。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烧杯底面积100cm2,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木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木块静止时,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
14.(1)小明制作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__在液体中,此时吸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甲图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ρ水(选填“=”“>”或“<”),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
(3)小明根据甲图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0.9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实验室里的圆底烧瓶制作潜水艇模型,通过调节可以使潜水艇模型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度。
(1)若通过细管A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将___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
(2)若通过细管A向外吸出空气,潜水艇会继续下沉,在此过程中,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的四个步骤:
(1)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④③②
(2)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分别为F1、F2、F3和F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式是 ______(填字母);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不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 ______。
A.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空小桶内有少量水
C.石块未浸没水中
17.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浮力和排开液体的 ______ 是否相等,小红将重为1.8牛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 牛;图中“”为米 ,则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______ 牛。为了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 ______ 进行多次实验。
四、计算题
18.底面积为1 10 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0.2米深的水,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6千克、底面积为5 10 3米2的实心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待水静止后,上表面露出水面高度为0.1米,求:
(1)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金属圆柱体B的密度ρB。
1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型容器(水的深度不变),一物体浸没在容器底部(非密合),现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缓慢拉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物体下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h,F与h的关系如图所示,求;(g取10N/kg。ρ水=1.0×103kg/m)
(1)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物体上表面刚出水面时,水对下表面产生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C
6.C
7.C
8.D
9. 浮力 自身重力
10. 阿基米德 0.5 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
11. 4.0×107 5.0×103 不变
12. 1.5 4.5 变小
13. 7 0.7 800
14. 竖直的漂浮 等于 > 上
15. 上浮 不变
16. D F4﹣F3=F2﹣F1 BC
17. 重力 0.2 0.196 不同液体
18.(1)2kg;(2)2.4×103kg/m3
19.(1)8N;(2)1.5×103kg/m3;(3)3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