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03 19: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影视歌曲联唱)
2、师生问好。
二、新授歌曲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你最喜欢哪部影片中的歌曲?能给我们唱一唱吗?
生:回答问题。
师:非常好听。这些都是我们现代少年儿童最受欢迎的影视歌曲,谁知道我们爷爷奶奶的童年时代都喜欢唱什么影视歌曲吗?
生:回答问题。
师:细心的同学应该注意到老师在课前给大家播放了一段歌曲的联唱,其实它们就是……
生:爷爷奶奶童年时代喜欢的影视歌曲。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一首影视歌曲。
(二)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
师:请大家先来欣赏一段旋律,(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伴奏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旋律你熟悉吗?叫什么名字?
生:回答。
师:你知道它是哪部影片中的歌曲吗?
生:回答。
2、简介影片《祖国的花朵》,看影片片段感受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
师: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所小学五年级某班学生相互关怀、共同进步的故事,展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影片拍摄于1955年,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后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我们少年儿童校园生活的优秀影片。
师:你们知道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吗?
生:1949年10月1日。
师;这部影片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六年拍摄的。那时候人们的情感很朴实,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都齐心协力﹑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小朋友们则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们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高兴的﹑幸福的﹑甜蜜的。
师:那又是谁给他们安排了幸福的生活呢?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早已有了答案,是新中国﹑是共产党。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电影中的片段。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关注影片中同学们优美的歌曲,体会他们幸福而甜蜜的心情。(师生一起欣赏影片)
3、试唱歌曲。
师:老师知道对这首歌曲你们已经很熟悉,能给老师唱一唱吗?
生:随琴试唱。
4、分析歌曲,划分段落,讲解第一乐段并正确演唱。
5、分析歌曲,讲解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用口风琴练习二声部(重点部分)
(1)讲解第二乐段,分析旋律,共同解决节奏难点。
(2)用口风琴分别自由练习歌曲的一声部、二声部,师适当指导。
(3)师用电子琴分别带领学生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并纠错。
(4)师指挥学生练习合奏二声部,注意两个声部要互相听,声音整齐和谐。
6、练习二声部合唱。(难点部分)
(1)随电子琴用lu演唱一声部。
(2)随电子琴用lu演唱二声部。
(3)随电子琴用lu二声部合唱。
(4)随电子琴填词演唱二声部。
7、完整演唱歌曲,师电子琴伴奏,部分学生口风琴伴奏。
8、再次完整演唱,师指挥。
三、拓展
1、介绍曲作者及其它作品。
2、欣赏《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两首歌曲的视频,感受歌曲内涵。
3、师渗透德育教育,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了解了作曲家刘炽以及他的作品,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老师希望你们好好珍惜,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祖国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与点评: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作为50多年前的作品,学生或许很难体验到当时少年生活的情景,因此课前我有意安排播放了一组五、六十年代的影视歌曲联唱,并且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当我说到爷爷奶奶们喜欢的影视歌曲时,孩子们情绪明显兴奋起来。接下来的影片欣赏更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影片里孩子的朝气、纯洁和真挚,并积极地联系到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也忍不住哼唱起来,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开始对歌曲有了感觉。于是开始分段并逐段地进行讲解,让他们对于歌曲理解得更深层一些。二声部处口风琴的运用,学生很快就突破歌曲的难点,合唱效果非常好。最后通过曲作者介绍欣赏抗美援朝影片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深切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达到教学目的,较好完成教学。
总之,本节课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自己也在给自己寻找不足,累积经验并不断反思。相信在寻找、累积、反思的过程中,自己的专业素质会不断地提高,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