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二)铁杵成针 课件(10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文言文二则(二)铁杵成针 课件(10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4 14: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3张PPT)
2022春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统编版—语文—第六单元
18 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看图猜成语
闻鸡起舞(祖逖)
映月读书(江泌)
凿壁偷光(匡衡)
囊萤夜读(车胤)
看图猜成语
车胤
李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目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为人熟知的诗有《静夜思》《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等。

铁杵
捣衣
dǎo
把铁棒磨成针
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逢老媪方磨铁杵。
逢老媪方磨铁杵。
白发谁家翁媪
媪:老妇人
逢老媪方磨铁杵。
还卒业。
白发谁家翁媪
媪:老妇人
逢老媪方磨铁杵。
还卒业。
还(huán):回去
白发谁家翁媪
媪:老妇人
学习任务: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任务: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主人公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事件
主人公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传说、流传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动作词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动作词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人物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人物
事件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人物
事件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学习任务: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学习任务: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学习任务:借助注释,自己尝试着理解文意。
学习任务:借助注释,自己尝试着理解文意。
学习任务:借助注释,自己尝试着理解文意。
(磨针溪)
这条小溪
正在磨铁棒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借助注释
学习任务:借助注释,自己尝试着理解文意。
弃?
放弃
抛弃

扩词法
弃?
放弃
放弃√
抛弃

扩词法
相逢
重逢

扩词法
遇到、遇见
欲望


扩词法
遇到、遇见


扩词法
遇到、遇见
想要
学习任务: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学习任务: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师生合作 文白对读
师生合作 文白对读
师生合作 文白对读
师生合作 文白对读
师生合作 文白对读
师生合作 文白对读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的山脚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想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的山脚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想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的山脚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想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的山脚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想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的山脚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想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的山脚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想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时间)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地点)
(时间)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地点)
(时间)
(人物)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起因)
(地点)
(时间)
(人物)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经过)
(起因)
(地点)
(时间)
(人物)
学习任务:把握要素,梳理脉络。
(结果)
(起因)
(地点)
(时间)
(人物)
(经过)
铁杵成针
磨针溪
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
中未成
弃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
还卒业
铁杵成针
磨针溪
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
中未成
弃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
还卒业
成语
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耳闻目睹、有所耳闻
了解、听说
不知疲倦
写作
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谢谢观看
四年级—统编版—语文—第六单元
18 文言文二则(答疑环节)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宋)
老师,您好!学习本课时,我发现课文中称呼李白为“太白”,这是为什么呢?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为人熟知的诗有《静夜思》《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等。



“结发加冠”之礼
(成人礼)
“字”的特点
“结发加笄(jī)”之礼
(可出嫁)
“字”是“名”的补充。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时,可直呼其名。
平辈间,很熟悉也可相互称名。
为了表达对前辈的尊重,称李白的字,而不直呼其名。
“字”用来解释“名”的意义,或彰显自己的德行或志向。
如:岳飞,字鹏举。
“字”是“名”的补充。
“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号”的特点
很多文人墨客喜欢随性情取号。
“青莲居士”
“谪仙人”
“少陵野老”
“杜少陵”
“杜草堂”
“杜拾遗”
“杜工部”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