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谢谢观看
【训练目标】
1.朗诵古诗,了解古诗大意,掌握诗句中重点字
词的含义。
2.借助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应怜(ying
ying)
屐齿(nǚ)
柴扉(shan
fei)
红杏(xin xing)
盈盈(yin
ying)
卜算子(bǔ
b0)
二、先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句意。
1.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想要。
处:地方。
句意:要问朋友去哪里?到那山水相交
的地方。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大概,表示猜测
怜:
怜惜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句意: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
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
人来开。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若:
假如。
句意: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
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三、下面的诗句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字母)。
A.比喻
B.反问
C.设问D.拟人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A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四、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句是(B)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游园不值》中“不值”的意思是不值得。
×)
3.《游园不值》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
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
按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六、朗诵古诗再填空。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卜算
子”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送鲍浩然之
浙东”是词的
题目
2.《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南宋诗人
叶
绍翁。这首诗描写了
作者游园未遂
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流露出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七、阅读下面诗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
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下列诗词含义。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2.此诗的上阕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
,含
蓄表达了
惜别深情
;下阕直抒胸臆,
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祝愿
3.对诗句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词,词题交代了送别友
人的地点是浙东。
B.词的上片着重描写了送别的情景
C.全词充满奇丽的想象,情景交融,笔调
轻松活泼,比喻巧妙别致,语言风趣
俏皮。(共16张PPT)
谢谢观看
【训练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句,了解诗词大意。
2.熟练背诵古诗词,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
想感情。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
09
A.fa
头发(A)
发布(A〉
B.fà
发指(B)
发生(A)
a
ocrG
A.shǎo
年少(B)
稀少(A〉
B.shao
少有(A)少先队(B)
三、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B)
A.难/道人生/无再/少?
B.松间/沙路/净/无泥。
C.休/将白发/唱/黄鸡。
四、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写出诗句
的意思
1.难道人生无再少?(反问)
难说人生不能再拥有青春年华呢?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拟人)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
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五、课堂回眸。
1.《清平乐》作者是宋朝诗人黄庭坚
此词为表现“
惜春、恋春情怀”之佳
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
对
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发了作
者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2.《浣溪沙》的作者是
宋朝诗人苏轼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这首词描写了
清泉寺
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即景抒
怀,体现了作者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的人生态度。
3.《清平乐》描写的应是
初夏
时节,从词
中“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百啭无人
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句里可以了解到。
六、朗读诗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
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
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在加点字的正确理解后的括号里画“
A.到,来。
(1)寺临兰溪B.挨着,靠近。
C.照着模仿。
「A.泡在水中。
(2)山下兰芽短浸溪B.水渗出来。
C.逐渐。
2.词中的“子规”指的是(B)。
A.白鹭
B.杜鹃鸟
C.黄鹂
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V”,错的画“×”。
(1)《浣溪沙》是苏轼写的这一首词的题
目。
(×)
(2)文中画“
”的句子是词前的小序,
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曲。
(V)
(3)苏轼与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
苏。
(v(共16张PPT)
谢谢观看
【训练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含义。
2.了解诗歌大意,理解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感情。
一、用“1”划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润物(yùn
rùn)
花重(zhòng chong
野径(jing
jin
潜人(gian gian)
杜甫(ǔ
pu)
润如酥(s0
shu)
皇都(d6u
du)
锦官城(jn
jing)
二、请在下面田字格中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注意书写时做到“三个一”哟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谣看近却无
最
是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
A.暗暗地,悄悄地。
B.隐藏,隐蔽。
C.隐在水下面活动。
2.天街小雨润如酥
(A)
A.酥油。
B.松嫩。
C.身体酸软无力
3.最是一年春好处
(A)
A.时。
B.地方。
C.机关或机关的部门。
四、根据诗意写诗句。
1.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在春天来到的时候
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下起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五、朗诵古诗,完成练习。
1.《春夜喜雨》作者是
唐代诗人
杜甫,诗中抒发了诗人对春雨的喜
爱之情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人运用简朴的
文字,就常见的“小雨
”和“草色
描绘出早春的独特景色,表达了作者对
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六、朗诵诗歌,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乃:就。
发生:
萌发生长。
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2.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
好”字赞美“雨”。
从“知
”字可以看出诗人在诗中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雨写活了。
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
一句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诗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
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诗中哪个词用得
好?为什么?
“潜”字用得好。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3阳导了K3
3(共17张PPT)
谢谢观看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
A.出没
没有
淹没
没收
B.停泊
淡泊
泊船
泊车
C.数目
次数
数量
数说
D.间隔
间断
房间
间接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但爱鲈鱼美
(A)
A.只。
B.但是,不过。
2.出没风波里
(A)
A.风浪。
B.比喻纠纷或乱子。
3.京口瓜洲一水间
(B)
A.空隙。
B.不连接,隔开。
4.春风又绿江南岸
(A)
A.吹绿。
B.一般草和树叶的颜色。
三、将诗句补充完整,再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
意思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浪涛
汹涌的风浪里。
2.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道喜爱鲈鱼
的鲜美
3.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
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V”,错的画“×”。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范仲淹,题
日中“渔”的意思是捕鱼。
2.“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一个设问句。
X
3.渔人捕鱼不但辛苦,而且危险,从诗中“君看
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可以看出来。(V)
五、朗诵古诗,完成练习
1.《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
言绝句。全诗通过反映
渔民劳作的艰苦
危险,希望唤起人们对
民生疾苦
的
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
王安石
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
后,望着仅仅一间之隔的
京口,想到
离京口并不很远的
钟山
,抒发了作者
眺望江南、思念家乡
的感情
3.我想对渔人说:你为了生活同惊涛骇浪搏
斗,实在太辛苦危险了!可要注意安全啊!
六、理解古诗内容,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用“1”划去下列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泊(p6bo)船瓜洲
数(Shǔshù)
重(chong zhong)山
又绿(过心)江南岸
2.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
水长,路途遥远,诗人为什么觉得只是“一
水”“只隔”呢?(A)
A.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B.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以换成哪
些字?用“绿”字好在哪里?
绿”字可以换成“吹”、“到”、“过”
入”、“满”等;诗中用“绿”字更能展现春
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能
让人感到春天勃勃生机,也能看出作者心
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共16张PPT)
谢谢观看
【训练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阅读诗歌,大体把握
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霏霏(feifěi)
采薇(hui wei)
渭城(wei wen)
载渴载饥(zài
zǎi)
更尽(geng geng)
浥轻尘(yiye)
二、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根据诗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
A.不要。
B.没有人。
C.不。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
A.去,到。
B.朝,问。
C.指当初去从军。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A.思路。
B.想,芳虑。
C.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渭城朝雨浥轻尘
(A)
A.温润,沾湿。
B.城市。
C.吹洒。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饿真劳累。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
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V”,错的画“×”。
1.“雨雪霏霏”中的“雨”是名词作动词,意
思是下。
(V)
2.“送元二使安西”中“使”的意思是奉命办
事的人。
3.《采薇》选自《诗经·小雅》。《诗经》是我
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V)
4.《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抒发
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六、朗诵古诗,完成练习。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诗句“
杨柳依依”点明主人公离家时
的季节是春天。
2.直接抒发主人公悲伤心情的诗句是:我
心伤悲,莫知我哀。
3.找出诗中的叠词,说说它们的作用。
依依”“霏霏”“迟迟”:表达作用:可以
增强诗的音乐感,使情感得到尽情抒发,
也可以使所描绘的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