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24 21: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目 录教材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社会的危机单元主题 第八单元政治表现 君权加强直接影响 危机出现,落后西方课标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对历史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正确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思维能力不强。教学目标知识
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重点难点明朝建立初期加强君权的措施。 重 点 理解明朝加强君权的手段,以“八股取士”为例深入分析利弊及影响。 难 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本课导入●新授过程1.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 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尾声,封建统治的加强和危机同时出现。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教学过程●单元导入? 本课导入●新授过程1.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朱元璋,男,汉族 别名:朱重八、朱国瑞。 学历:无文凭,曾自学 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 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 主要工作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年—1352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朱元璋档案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中书省:丞相吏户礼兵刑工皇帝材料一: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什么弊端?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明初中央皇帝吏户礼兵刑工监察、司法按察司军政都指挥使司民政、财政布政司改革前改革后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地方结果:加强了君权中书省:丞相中央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按察司街 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1、废行省,设三司2、废丞相,撤中书省,
由六部分理朝政。 ________的 朱元璋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锦衣卫岗位职责侍卫亲军——传递皇帝的命令,保卫皇帝
对臣民的监督、侦查——情报机构,为皇帝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
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1、废行省,设三司;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3、设立锦衣卫?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 ________的朱元璋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
Ⅲ、命题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考察学生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形式 闭卷 笔答
2、题型 一般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明朝科举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二、考试范围
……
Ⅲ、命题指导思想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形式选拔性考试,为了选拔官吏四书五经“为圣贤立言”,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只能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以加强君权。 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他们对待科举的态度有何不同?原因何在?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1、废行省,设三司;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3、设立锦衣卫4、八股取士? 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 ________的朱元璋5、分封藩王煞费苦心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 的朱棣
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 的朱棣
4.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1、削藩2、迁都北京3、设立东厂 ________的朱棣处心积虑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标志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知识小结5.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3.___的朱棣煞费苦心的朱元璋1、削藩3、增设东厂2、迁都北京1、废行省,设三司2、废丞相,撤中书省,
由六部分理朝政3、设立锦衣卫4、八股取士5、分封诸王处心积虑的朱棣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授过程4.知识小结? 结束语过程梳理●本课导入1.明朝的建立2.___的朱元璋帝国斜阳 3.___的朱棣设计理念 在卡尔· 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法”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本设计抓住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个“重要”历史人物。以“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历史现象为统领,穿起了“明朝君权逐步加强”这一历史发展主线。从而使整堂课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一气呵成,达成目标。 理念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