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 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肥是( )
A. 尿素[CO(NH2)2]
B.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C. 氯化铵(NH4Cl)
D. 磷酸钙[Ca3(PO4)2]
3.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河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得到纯水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摄入量越多越好
C. 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常见的化肥,所以二者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相同
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5.已知:氯化银(白色)、碳酸银(白色)、碳酸钙(白色)、氢氧化铜(蓝色)都难溶于水。下列溶液分别跟氯化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 NaOH
B. 硫酸
C. AgNO3
D. Ca(OH)2
6.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B. 把金属制成合金能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施肥时,应避免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
7.“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漳州”的是( )
A. 不向水中丢垃圾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8.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
A. 运输时注意密封
B. 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 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 施用后立即盖上
9.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 )
A.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
B. NaNO3溶液中混有AgNO3(NaCl溶液)
C. 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
D. CO中混有CO2(NaOH溶液)
10.下列属于有机氮肥的是( )
A. NH4NO3
B. K2SO4
C. CO(NH2)2
D. Ca(H2PO4)2
11.有失去标签的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三瓶溶液,现有下列试剂,可以一次性予以区分开来的是( )
A. 酚酞试液
B. 石蕊试液
C. 碳酸钠溶液
D. 金属锌
12.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硫酸钾
B. 磷矿粉
C. 氯化铵
D. 硝酸钾
1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要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B.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C.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
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废弃塑料
14.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2
B. H2CO3
C. KOH
D. CH4
15.粮食丰产丰收离不开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关于NH4NO3说法正确的是( )
A. NH4NO3是复合肥
B. NH4NO3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用
D. NH4NO3中氮元素的含量:×100%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1)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上图有字母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操作C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④称取5.0 g 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NaCl溶液________g。
(2)某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O2时,用到了下列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应该选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两个空都填字母)。
②若用KClO3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___溶液。
18.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O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SO2+2NaHCO3===Na2SO3+H2O+2CO2;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___方法可行(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会生成白色沉淀,错误;B项,Fe2O3加入NaOH溶液中,二者不发生反应,错误;C项,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没有明显现象,正确;D项,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会变浑浊,错误。故选C。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A项,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现实的,错误;B项,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正确;C项,冰块是固态的水,冰块与水混合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D项,河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还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A项,因为二者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错误;B项,碘元素虽是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也应该适量为好,错误;C项,氯化铵为氮肥、氯化钾为钾肥,错误;D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故化学性质相似,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反应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6.【答案】A
【解析】A项,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错误;B项,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如镁合金的强度高,正确;C项,锅中的油着火后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或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D项,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会降低肥效,正确。故选A。
7.【答案】B
【解析】A项,不向水中丢垃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B项,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错误;C项,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正确;D项,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故选B。
8.【答案】C
【解析】A项,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所以运输时注意密封,正确;B项,碳酸氢铵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所以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正确;C项,碳酸氢铵遇碱性物质时会放出氨气,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错误;D项,碳酸氢铵分解能够生成氨气,所以施用后应该立即盖上,正确。故选C。
9.【答案】A
【解析】除杂质的要求: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项,加入稀硫酸,带入了新的杂质,错误,可用氢氧化钙除去碳酸钠;B项,氯化钠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正确;C项,碳酸钾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二氧化碳,正确;D项,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氮肥含有的是氮元素,排除B、D两项。其中A为盐类物质,不属于有机物。C为有机物。所以应选C项。
11.【答案】C
【解析】三种待检物质分别属于酸和碱两类物质,因此仅用指示剂来鉴别显然是不行的。锌属于活泼金属,只能和酸发生反应,故也无法将两种碱区分开来。而碳酸钠,既能和硫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又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可用碳酸钠来区分三种物质。
12.【答案】C
【解析】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13.【答案】C
【解析】A项,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正确;B项,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正确;C项,由于多施化肥、农药,会造成对水土污染,错误;D项,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正确。故选C。
1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据此结合氢气、碳酸、甲烷、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解答。
15.【答案】C
【解析】A项,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项,物质溶于水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NH4NO3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错误;C项,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熟石灰是碱,因此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用,正确;D项,NH4NO3中氮元素的含量==×100%=×100%=35%,故D错误。
16.【答案】(1)①烧杯 玻璃棒 ②引流 ③有大量晶体析出 ④50
(2)①B D ②催化 2KClO32KCl+3O2↑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7.【答案】CuSO4 2NaOH+CuSO4===Cu(OH)2↓+Na2SO4 AgNO3
【解析】(1)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硫酸铜,注意写化学式。(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配平即可。(3)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即可,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无变化的是硝酸钡;注意写化学式。
18.【答案】(1)①A ②不能 二者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光合 ②甲 NaHCO3与CO2不反应,与SO2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
【解析】(1)①碳酸氢铵(NH4HCO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②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草木灰呈碱性,所以二者不能混合施用,以防二者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二氧化碳充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②NaHCO3与CO2不反应,与SO2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所以甲可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乙不可行。
19.【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