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单元 _______爱满人间_______
第__1_课时
教学内容:《大爱无疆》
教材来源:人音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课 型:欣赏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
(一)音乐表现要素
能够听辨歌唱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说出人声分类。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辨其音色。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运用体态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
领域二:表现
(一)演唱: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领域三:创造
(二)即兴编创
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记录声音和音乐。
2.【教材分析】
《大爱无疆》选自我国著名作曲家关小纪念“5.12”汶川大地针对而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大地安魂曲》的第三乐章。乐章交织了乐队与独唱、合唱的表演形式,通过委婉深情、富有民族风格的旋律,丰满凝重的音响,展现了面临巨大灾难、人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充满真情大爱的感人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浪漫写意的手法营造出波澜壮阔的爱之海。
3.【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以经能比较直观的通过音乐来感受乐曲情绪,以经分析两个乐段情绪的不同,通过启发和引导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音乐要素来分析音乐情绪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能够听出《大爱无疆》中两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哼唱中感悟“大爱无疆”的情感,并说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2. 可以听辨出合唱部分的人声分类,通过歌唱来体会爱的情感。
3.在聆听演唱等活动中,感受和表达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的人间大爱。
评价设计:
提问,听辨两段主题的主奏乐器。哼唱第二主题音乐,并画出旋律线。
说出人声的分类。并回答第二部分出现的人声分类。演唱最后一句感受连绵不断爱的力量。
说出音乐要素对这首乐曲情绪的影响。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段落。
教具准备:PPT 钢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教师活动 目标达成情况 反思与评价
导入 目标三 目标三 目标三 目标一 目标一 目标三 目标二 观看汶川地震视频 导入新课《大爱无疆》 默读学习目标 聆听歌曲 为乐曲划分段落 说出乐曲情绪的变化以及影响情绪的音乐要素。 听辨两个主题的主奏乐器 跟随钢琴用“WU”哼唱主题2旋律,并画出旋律线。感受乐器情绪变化。 欣赏合唱部发感受歌曲所表达主题。 朗读歌词,找出“爱”的词语,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 说出人声的分类以及这首合唱中出现的人声分类。 再次聆听合唱部分,融入自己的爱来演唱歌曲最后一句,感受延绵不断的爱的涌入。 评价三 评价三 评价三 评价一 评价一 评价三 评价二 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视频中发生的什么事?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汶川地震以及《大地安魂曲》的创作背景。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播放乐曲并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划分段落 板书乐曲表现形式(乐队与合唱) 老师播放乐队演奏部分提问: 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音乐的哪些要素使你有了这种感觉 再次播放乐队演奏部分,提问: 两个乐段的主奏乐器 弹奏第二主题旋律,提醒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和姿势。 播放合唱部分引导大家感受合唱部分情绪的转换 提问人声分类 播放合唱部分,带领学生分组演唱最后一句 同学们感受到 地震 灾难 爱 能回答出,速度 旋律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爱都是由小爱汇聚而成,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从身边的小爱做起,爱你身边的人和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学反思:( )
板书设计:
大爱无疆(片断)
乐队与合唱
人声的分类:童声 男声 女声
男声:男高音 男中音 男低音
女声:女高音 女中音 女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