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车在内处于静止 B.甲乙两车在第时相距
C.甲车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前的平均速度相等
2、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设计精巧,拥有“五指廊”结构,寓意“风凰展翅”。普通成年人以正常步行速度从中央大厅中心O走到A登机口,需要的时间大约为8min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AB两登机口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
A.1000m B.500m C.200m D.100m
3、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当她站立在机械臂上做科学检测时,它相对于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 B.天和核心舱 C.月亮 D.太阳
4、潜水运动员在200m的水下,听到岸上教练发出的声音,需要的时间是(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m/s)( )
A.0.14s B.0.59s C.0.12s D.0.18s
5、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3.12cm B.3.13cm
C.3.123cm D.3.1233cm
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
7、如图所示,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径向交会对接后一起前进时,若认为“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舱内行走的宇航员 B.月球
C.地球 D.载人飞船
8、2021年12月,黄石有轨电车试运行。小红同学乘坐有轨电车去园博园时,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乘坐的有轨电车
9、体育课后,小亮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跑步时的步幅约为 B.跑完后心跳30次用时约
C.一双运动鞋的质量约为 D.队列训练齐步走的步行速度约为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同学晚4s出发
B.甲、乙同学速度相等
C.内,甲、乙两同学通过路程相等
D.8s末两同学速度相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9,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甲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c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8cm/s,则甲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
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前10s该物体做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40s内该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
4、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将物体的位置记录在底片上。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
5、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5.73cm、5.93cm和5.74cm,其中明显有错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方法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南江口西江大桥全长2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大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所示,问:
(1)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h?合多少min?
2、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公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CT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后运动至ECT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CT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CT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3、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深圳市自2020年9月7日0时起对市区高速、快速路段的车辆行驶最高限速值(简称“限速”)进行了调整。图1为南坪快速丰泽湖隧道一侧设置的车道,各车道限速由原来的调整至。隧道前架设了固定测速仪,其原理如图2所示,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超声波的速度是,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
(2)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经过上述路段的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4、如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到达时间 7∶25 7∶42 7∶57 8∶38
发车时间 7∶00 7∶27 7∶44 7∶59
里程/km 0 84 126 165 301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上海开往南京所需的时间为多少min?
(2)计算列车由苏州开往常州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假如列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列车共长228m,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秒?
5、张吉怀高速铁路预计2021年底通车,让怀化人们去往张家界又多了一种出行方式。张吉怀高速铁路总长246km,设计最高速度为350km/h。假设通车后,小君和她家人从怀化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旅游,若该次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7.5km/h。求: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怀化 始发站 09:08
吉首 10:38 10:44
张家界 12:29 12:40
…… …… ……
(1)小君和她家人经过多少分钟到达张家界;
(2)如表中为目前怀化站到北京西站的K26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请比较,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多少分钟?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洋向透明圆筒内装入温度为T的蓖麻油,然后在圆筒侧壁画了若干条平行于液面的标记线a、b、c、d、e,在油面上方中心处静止释放一颗直径约为的小铁球(小球的大小忽略),小球恰好沿圆筒轴线下落.小球从经过标记线a所在的平面开始记时,记录小球经过各标记线的时刻t和标记线到a的距离s,填入表。
表
位置 距离 时刻
a 0 0
b 15
c 100.0 30
d 150.0 45
e 200.0 60
(1)在测量标记线之间的距离时,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为_______;
(2)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描出小球下落的图象_______;
(3)由图丙或表格可推测小铁球在蓖麻油中运动接近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2、小明同学观察到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是他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情况。他选用体积相同的不同质量的小球在实验室做起了实验,每次小球都是由静止释放,图(a)(b)(c)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小球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即图中显示的小球相邻位置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得: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可得: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乙车在内运动的路程不发生变化,因此乙车处于静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在第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甲车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故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甲乙两车在第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根据 可知,甲乙两车在前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成人步行的速度为1m/s,故AB两登机口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即为运动,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即为静止。
王亚平相对于地球、月亮、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以地球、月亮、太阳为参照物时王亚平是运动的;王亚平相对于天和核心舱的位置不变,则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时王亚平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已知s=200m,v=1450m/s,根据可得
故选A。
5、A
【详解】
根据三次测量结果,可以观察出三次数据结果接近,依据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与题中数据一致保留到1mm分度值的下一位,求出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故选A。
6、A
【详解】
图甲是v-t图像,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为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s-t图像,表示路程不随时间变化,即为静止,图丙是v-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而增大,即加速运动,图丁是s-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成正比变化,即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甲和图丁 为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
A.以舱内行走的宇航员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与宇航员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月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与月球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与载人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8、D
【详解】
A.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不符合题意;
BC.远处高山和公路路面相对于路边树木的位置均没有发生变化,故路边树木相对于它们均是静止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乘坐的有轨电车相对于路边的树木位置在发生变化,故路边树木相对于其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A.跑步时的速度大约4m/s,步频大约4步/秒,因此步幅约为1m,故A符合题意;
B.跑完100m后心跳1min可超过80次,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双运动鞋的质量约为750g,故C不符合题意;
D.队列训练齐步走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A.由图像可知,乙同学运动了4s后,甲开始运动,所以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
B.甲同学的速度
乙同学的速度
甲、乙同学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
C.内,甲同学通过路程为4m,乙同学通过的路程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
D. 8s末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由B选项的计算可知,8s末两同学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3︰1 7.2
【详解】
[1]根据题意
由速度的公式可得
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之比是3︰1。
[2]根据题意,设全程为s,则前路程和后路程分别所用时间为
,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匀速直线 2
【详解】
[1]由图像可知,前20s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故前10s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40s内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80m,平均速度是
3、2.90
【详解】
图中,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包含10个小格,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cm=1mm
物体左端与0刻度对齐,右端与2.90cm处对应,故物体A的长度是2.90cm。
4、3:5
【详解】
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即摄影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甲球被拍摄了5次,即所用时间为5个间隔时间,乙球被拍摄了3次,即所用时间为3个间隔时间,设“频闪摄影”时,摄影时间间隔为t,甲球所用时间为5t,乙球所用时间为3t,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
5、5.93cm 5.7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详解】
[1]其中数据5.93cm与其他数据明显偏差较大,数据错误,舍去。
[2][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物体长度为
三、计算题
1、(1)40km/h;(2)0.062h,合3.72min
【详解】
解:(1)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如速度表所示为40km/h。
(2)由题意可知,桥长
车速,由可得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答:(1)汽车的速度为40km/h;
(2)汽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62h,合3.72min。
2、(1)37.5km;(2)6s;(3)8.6m/s
【详解】
解:(1)根据图甲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速度为90km/h,行驶时间为
根据速度公式,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已知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
s2=36m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
s总=s1+s2=50m+36m=86m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
t总=t1+t2=4s+6s=10s
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37.5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为6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6m/s。
3、(1)102m;(2)34m;(3),没有超速
【详解】
解:(1)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所用的时间
车与测速仪距离为
(2)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3)在两次信号间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时间
则车速为
因为
所以没有超速。
答:(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有102m;
(2)汽车接收到两次信号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距离34m;
(3)汽车经过上述路段的速度是72km/h,未超速。
4、(1)98min;(2)162km/h;(3)350s
【详解】
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列车由上海开往南京所需的时间
t=8∶38﹣7∶00=1h38min=98min
(2)由表格数据可知从苏州到常州的路程为
s1=165km﹣84km=81km
列车由苏州到常州所用的时间为
t1=7∶57﹣7∶27=30min=0.5h
则列车由苏州开往常州路段的平均速度为
(3)列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
s=l车+l桥=228m+6772m=7000m
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答∶(1)列车由上海开往南京所需的时间为98min;
(2)列车由苏州开往常州路段的平均速度是162km/h;
(3)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350s。
5、(1)48分钟;(2)153分钟
【详解】
解:(1)由 得,小君和她家人到达张家界的时间
(2)从K26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中可以看出,K268次列车从怀化到张家界的运动时间为
节省的时间为
答:(1)小君和她家人经过48分钟到达张家界;
(2)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车去张家界比坐K268次列车去张家界节省153分钟。
四、实验探究
1、刻度尺 50.0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1][2]测量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由乙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故ab之间的距离是50.0mm。
(2)[3]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连线可得小球下落的图象,如图所示。
(3)[4]由小球下落的图象为一条直线可知,小球通过的距离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即小球的运动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2、见详解 见详解
【详解】
(1)[1]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落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不同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下落得越来越快。
(2)[2]由图可知,不同的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说明不同的小球由静止释放,下落得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