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其主要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3.赏析文中生动细致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重难点
1.理解庄子寓言的本意。
2.对本文中“庄子之道”的理解,分析说理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庖丁解牛》的基础知识和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这篇课文,着重分析内容和人物形象。
二、合作探究
1.把“解牛”改为“杀牛”“割牛”“宰牛”,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杀”字平白无奇,而且让人觉得很残忍。割”字让人觉得庖丁动作笨拙,速度缓慢。“宰”字让人觉得解剖牛这一难事与“杀鸡”等小事一样,极其平凡简单,无技巧与奥妙可言。“解”字体现庖丁熟悉牛的结构。
2.第一段是如何写庖丁解牛之“神”的?
明确:
(1)写解牛的动作。手、肩、足、膝并用,触、倚、履、踦相互配合,动作利落自如,协调潇洒,具有舞蹈化的特点。
(2)写解牛发出的声音。通过拟声词“砉”“騞”描写富有音乐美的声音,轻重有致,起伏相间,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写得出神入化。
3.第二段中专门写文惠君话语的有何作用?
明确:
结构上:借文惠君的提问过渡到下文。
内容上:描写文惠君对庖丁的赞叹,以及他明白了庖丁的解牛之道,获得了养生之道,侧面衬托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境界高远,对养生的深远意义。
4.庄子是如何描写庖丁解牛技艺的?
明确:
①动作描写。解牛时的动作姿态——连用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是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②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③侧面烘托。作者写解牛场面,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
5.重点本文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试举例分析。
明确:
①层层推进。作者把庖丁摸索解牛规律的经历分三个阶段去写,“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把解牛技术层层提升,“进乎技矣”,进入“以神遇”的“道”。
②善用比喻。庄子以庖丁解牛来比喻养生之道。
③善用对比。庖丁与良庖、族庖对比,不同层次的厨师用刀情况不同,以此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
6.谈一谈你从《庖丁解牛》这一则寓言中所获得的启示。
明确:
(1)庖丁的解牛之境界实在令人称道,但是这高超的技术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他不断刻苦实践和努力探索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懂得实践出真知,要反复实践,要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2)庖丁在解牛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是遇到困难时,他谨慎小心,勇敢大胆地面对,因而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有颗战胜困难的心。
(3)技能的娴熟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这样我们才能够熟能生巧。
三、形象分析
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2.试对庖丁形象特点加以分析,并思考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形象特点: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十分热爱,努力地钻研本职业的专业技术,达到极高的境界。
②善于总结规律,对客观规律的掌握使他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③虽然有极高的水平,但不骄傲,对待工作仍十分认真、谨慎。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摸索解牛规律的经历的描写,来阐述养生之道。
四、文章主旨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不重视人的形体躯壳,不强求物我的分别,不承认知识的地位,不计较事情的成败,而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五、写作特点
1.善于通过场面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轚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通过这个场面写活了庖丁解牛的境界。他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连用了七个四字句,前四个句子写动作,后三个句子写音响,读起来也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又如:“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几句通过神态描写把庖丁的形象勾勒出来。庖丁遇到难解之处,神情惊惧,目光集中,行为迟缓;成功解牛之后,提刀四顾,踌躇满志。庖丁先后的神态既有变化,又有对比,非常传神。文章的第一段只见境界不见人,而这几句则把庖丁的形象具体化了,使人过目不忘。
2.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
如开头的解牛场面,使人可感,可见,可闻;庖丁论“道”,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六、课堂总结
庄子的人生理念秉承了他的前辈老子,《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循环规律,而这又是自然天成的,人的生命活动要合乎自然规律才能健康长寿。
人越是年老越想健康长寿,越注意养生之道,随着科学进步,保健养生的理论层出不穷。调节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改善环境,按时查体,求医问药等等。许多人都认识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而庄子的养生之道所强调的心地纯正、排除杂念、顺乎天理、返朴归真,正是心气和平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们这些人啊,青少年时期不懂得养生,中年时期没条件养生,现在懂得了,也有必要有条件了,要好好地保健养生,重温“庖丁解牛”领悟养生哲理,还是那句话:愉快地活着健康地活着。
七、拓展延伸
《庖丁解牛》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善于通过场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对解牛动作以“触、倚、履、踦”四个字描写,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请你恰当地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描写军训时起床情景的文字,200字左右。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练(二)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