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画杨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3.朗读并积累一些词语。
【过程与方法】
采用朗读体会法、角色体验法让学生在体会、体验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难点: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前提示及相互问好。(肩正、身平、足安)
2.画画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有一位小朋友想和我们一起上语文课,你们欢迎吗?找恰当的词语形容小朋友此时的面部表情。(哈哈大笑)仔细观察图片后,老师作画,学生想老师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像。(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的画)用旧教材上父亲的话引出“我”的作画态度,结合新教材上故事的起因,抛出问题:同学们看到“我”的画后为什么会“哈哈大笑”?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识杨桃。学生自主感受并讨论:杨桃的颜色,形状,味道,触觉等。(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看图片)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思考问题。
1.结合预习单,重点突破难读的字词(半晌、审视、教诲、倒不如、和颜悦色)。自己结合拼音助手读,学生展示读,齐读。识记本课的多音字“倒”。去掉拼音读生词,开火车读。把生词放到句子中再读。
2.学习“嘻”、“摆”的写法。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然后交流如何写得漂亮,给大家提示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学生写完后,教师立即拍下学生写的字,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便利,即时让同学们互评,提出建议。
3.解答问题:同学们看到“我”的画后,为什么会“哈哈大笑”?
(三)再读课文,重点感知。
1.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为什么“我”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2.研读第一自然段,寻找“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学生读懂原因,汇报,读句子体味情感。学习“一端”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演一演“一端正对着我”。联系“不像......而像”展示中性笔的一端的样子,学生先大胆猜像什么,然后模仿课文上的句子来说一说。练习:十五的月亮不像,而像。他的眼神不像,而像。不像,而像。
3.重点品味同学们的话。快速浏览课文2---11段,找一找同学们笑话我的话。重点指导如何读好句子。(读好停顿,读好重音,想想读,带着动作读,体味标点的意义。)
4.默读第五自然段,学习老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同学们形成对比。边读边圈出老师的动作。感受老师的哪个动作和“我”认认真真的看最相似。体味“审视”的意思。做一做老师的动作,多种方式感受老师的态度。突出对比,重点感知,学习老师看待问题的方式。学习“我”的做事的态度。
(四)感情升华,乐于表达。
认认真真地想一想,自己想对“我”、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下节课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