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3《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9.3《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3 19: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声声慢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自己又多才多艺,能诗词,擅书画。生活闲适,夫妻在学术和艺术上志趣相投、感情笃厚;
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一、作家简介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 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二、写作背景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读准字音字形。
堆积 损 堪摘 梧桐
Duī sǔn kān Wú
魁梧 憔悴 还寒
kuí wu cuì huán
将息
憔悴损
怎生
次第
了得
2、自主思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合作探究一
怎样表现愁?从抒情方式角度考虑。
要求自己独立思考一分钟,小组讨论两分钟。
怎样入愁?
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合作探究二
关于直接抒情的前三句
1、具体每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2、整体三句在词里面有什么作用?
要求自己思考两分钟,小组讨论两分钟。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描写
环 境描写
心理描写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难过
悲惨凄凉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整体的三句话的作用:
叠字的作用:
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动作的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写感受的孤单寂寞,环境凄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最后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的美感。
合作探究三
关于间接抒情的句子,在文中找出写了哪些意象?并说明这些意象的作用?
要求自己独立思考一分钟,小组讨论一分钟。
(二)间接抒情:


黄花
梧桐
借景抒情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添愁、助愁
情感:表现了愁
意象 内涵、作用 例句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抒情表现愁
渲染愁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
怎敌他晚来风急
离愁、怀乡之思,音信无法传递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雁过也,正伤心
憔悴的容颜
牵愁惹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哀伤,愁丝
无边丝雨细如愁。
愁情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两杯三盏淡酒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最后一个问题:到底愁什么?
要求自己独立思考,结合背景全面总结。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
拓展训练
“我眼中的李清照”为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
1、至少运用两种修辞
2、字数在一百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