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4 13:4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能顺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
学习古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了解两小儿观点都不正确的原因。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是谁的至理名言(孔子),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小儿辩日》,这一则寓言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板书课题,问:辩的写法和意思)。
检查预习
我能读准确。盘盂 辩斗探汤 沧沧凉凉 孰为汝多知乎
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导学案
合作探究六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
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和观点各是什么?各自所持的理由是什么?
(2)孔子能判断两个小孩谁对谁错吗?孔子不能判断后,两个小孩的表现是什么?
教师指导朗读:
(1)“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语速快,气势上有力;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语速快,语气上有气势,尤其读出反问气势来。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句话是反问句,要读出嘲笑和反问的语气。
4.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5.你喜欢文中的两个小孩吗?为什么?(指名说)
6.从“孔子不能决也”,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态度?体现了他什么精神?指名说。
7.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旁白和两小儿。
8.同学们读的真不错,那么哪个小组里的同学愿意上来演一演?
(四)明理升华
1.通过学习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什么启示?
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
(五)小结: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天真可爱、勤学好问的小孩,看到了古人从不同角度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也看到了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孔子,更让我们明白了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在今后,要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的学习生活中。
(六)课外作业:
课外继续阅读一些文言文的成语故事,如,《郑人买履》《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等,最好能背下来。
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列子》一儿:日始近日中远 有理有据(近大远小)敢于质疑一儿:日始远日中近  善于观察 (近热远凉) 孔子 不能决 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