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对外开放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对外开放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3 21: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堂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第9课 对外开放
班别: 姓名: 学号:
【课程标准】了解经济特区建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世界影响
【学习目标】
1. 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说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说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意义;
2. 以深圳为例,结合课文图文材料,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的变化,感受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顺应时局的决策——对外开放的背景
任务一:探究史料,探讨对外开放的背景。阅读下列史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等12位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1978年,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的原因。
答:原因: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找寻差距,学习先进。
材料三:左图:邓小平1979年参观亚特兰大的福特汽车厂,右图邓小平1978年乘坐日本乘坐新干线列车。
邓小平在参观美国福田汽车厂时了解到,这家工厂每天生产1200辆小汽车,而当时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大约是1.3万辆。邓小平在日本新干线上感叹道:“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的速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
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对美国、日本的考察给邓小平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答:感受:中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中国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尽快发展自己。
材料四: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根据材料四,分析概括邓小平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尽快发展自己?
答:原因:闭关自守。尽快发展自己必须打开国门,拥抱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的历程
探究教材,阅读教材第42页至第44页“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任务
任务二:、教材中有关对外开放背景是如何表述的?
答:背景表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任务三:根据教材第42页至第44页“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内容和第44页《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并总结归纳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历的过程:①由点: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进行试点;②到线:1984年,在经济特区实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③到面: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随后又扩大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地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④向纵深:1992年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实行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开放内陆市县。
任务四:根据教材第42页第一段和第45页“知识拓展”的内容,说说你对经济特区的“特”的理解。
答:理解:①经济特区指的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开发建设的特殊区域。②经济特区的特殊是表现在经济上,实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③经济特区的特殊不表现在政治上,政治上,经济特区和其他地方一样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任务五:根据第45页“知识拓展”的内容,谈谈你对邓小平“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理解。并结合下列材料,说说广东在建设经济特区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认为该如何克服?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五:(建设深圳特区时)修建一个码头需要搬运几十万方土石。可长期以来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体制扼杀了司机的积极性,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车下休忠,车队的车长一天也只最多运四十车,工程进展缓慢。———《袁庚传》
答:理解:①表明了中央对外开放的决心,②预示着开放的过程必然会遇到不少的困难。
困难:①缺乏资金;②旧体制、旧思想的束缚(影响)。
克服:①中央给特殊政策,引进外部投资;②解放思想,打破旧体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启示:不仅经济要改革开放,思想也要解放,体制也要改革,改革和开放要紧密结合。
任务六:根据教材第44页《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六: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材料七: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幼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指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步,把经济尽快摘上去。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挫伤的两个报告》(1979年7月15日)
答:理解:原因: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海外有大量的侨胞和港澳同胞;③临海、背靠内地,海陆交通方便;④资源丰富。
三、先行示范结硕果——对外开放的成就及影响
1、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发展
任务六:根据教材第42页图片“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现在的深圳”,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深圳的发展变化。
材料八:宝安(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陈秉安《人民用脚投票》。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8日)
材料九: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播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材料十:经过40年建设,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50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总量超过了香港。目前,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3.4户,拥有企业159户,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先进制造,正成为深圳制造的标签。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到新时代的“示范区”,深圳书写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
——蔡恩泽《深圳特区40周年,改革开放试验田硕果累累》,载《广东经济》2020年第九期
答:变化:①彻底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由一个落后的小镇发展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②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③从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
任务七:根据教材第43页有关深圳的“相关史事”和图片“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结合下列材料,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何影响?
材料十一:见右图
材料十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答: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浦东的崛起
任务八:根据教材第43页有关浦东的“相关史事”,说说浦东开发区建立以来的变化及影响。
答:变化:浦东快速崛起,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影响: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3、21世纪新成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任务九: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5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史事”,在教材上圈画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时间、影响(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
答: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时间:2001年12月;影响(意义):机遇: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②有助于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挑战:③对我国的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英文缩写:WTO
四、总结归纳:
任务十:请根据以上所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建构本课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