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3 22: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课堂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班别: 姓名: 学号:
【课程标准】1.知道中共八大;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调整国民经的“八字方针”;
3.认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及其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4.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5.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以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勾画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初步了解本课内容,完成历史最基本核心素养要求。
二、合作探究:研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含主义
材料二: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欣、家需被屠宰。
材料四:某运动伊始,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在全国各地对历代文物古迹进行了大破坏,烧毁了山东孔庙中"万世师表"匾。
材料五: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请回答:(1)材料一是1958年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它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4分)
答:积极作用: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丰义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2分)存在问题∶忽视客观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3分)
答:反映的:材料二是大跃进运动,材料三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
(3)材料四是什么运动?结合材料五归纳材料四带来的危害。(2分)
答: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危害:使中国经济遭受了极其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材料六: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这次会议前后,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
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材料六认为1958年出现是怎样的错误?(2分)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
原因: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②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③党中央和地方领导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④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
(5)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2分)
答:教训: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等等。
材料七: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八
(6)根据材料七,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3分)
答: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7)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材料七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谁 (6分)
答:模范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铁人王进喜、好战士雷锋、好干部焦裕禄。
三、演练真题,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1.2022·广东广州模拟卷19)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B )
A.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 D.纠"左""工作尚未启动
2.(2021.广东省.18)如题18图,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B )
A.快速上升 B.曲折发展
C.缓降缓起 D.持续下滑
3.(2021·广东适应性模卷·20)上列题20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收支差额变化带来的深刻教训是( D )
A.坚定奉行党的集体领导 B.经济建设务必按五年计划执行
C.必须继续开展三大改造 D.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4.(2020·贵州黔西南州·13)从右边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D )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客观经济规律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5.(2021·江苏苏州·12)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A)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6.(2021.广西贵港港南三模卷·9)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文革"中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中共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良好开端:1956年
概况: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
意义:科学准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走向冒进: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重困难:1959—1961年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经济调整:1961—1965年
成效: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
和市场繁荣的新局面
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口号:“以阶级斗争为纲”;时间:1966年—1976年;指挥部:中央文革小组
①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②党政机关受到冲击,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③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政变;
④江青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领导权。
二、浩劫:
“文化大革命”十年
动乱局面的表现:
抗争: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二月逆流”);人民群众发动“四五运动”
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工业方面:①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二钢铁:武汉、包头;三石油:大庆、胜利和大港;②到1956年,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③布局明显改善④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巨大成就
交通方面修建了 兰新 、 兰青 、 宝兰 等铁路
科技方面:①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居于世界领先;②两弹一星: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三、成就,艰苦奋斗的年代
①石油工人“ 铁人 ” 王进喜 ;②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
③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④两弹元勋 邓稼先 ;⑤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
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