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第5课 三大改造
班别: 姓名: 学号:
【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理解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习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内容,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掌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形式和政策,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性。
2.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体会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以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勾画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初步了解本课内容,完成历史最基本核心素养要求。
请运用思维导图等构建知识框架: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原因:
) (
①
土改后农业的分散经营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
农民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
(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
集体化
和
共同富裕
的社会主义道路
)
(
形式:
)
(
结果:
) (
1955年,掀起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背景:
) (
农业合作化
的推动
)
(
形式:
) (
建立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
第
5课 三大改造
)
(
结果:
) (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
私营工商业中有
不利于国计民生
的消极方面,
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 (
原因: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目的:
) (
使
私有制经济
过渡到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
形式:
) (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公方代表
居于领导地位)
)
(
对资本家占有的
生产资料
实行
赎买
政策
) (
创举:
)
(
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
农业
、
手工业
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 (
结果:
) (
三大改造的结果、意义
)
(
实现了
生产资料私有制
向
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转变
;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意义:
)
(
问题:
)
(
改造后期存在着
要求过急
、
工作过粗
、
改变过快
等缺点
)
合作探究:
材料一:据湖南省的1954年对9个县的9个乡调查,贫农由于平均亩产比中农少68斤,全年收入比中农少38.83%。又据福建省同年对8个县的8个乡调查,贫农占当地农户总户数的14.1%,而只占当地耕地总数的9.88%,耕牛总数的4.20%,主要农具的9.47%,其中40%的农户粮食不够吃,25%的农户出卖劳动力,31%的农户家庭负债。
——摘编自范守信《土改后的中国农村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载《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I期
材料二:十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式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材料三:土改后的几组调查材料: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的调查:有10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
材料四:邓予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 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瓷料的困难,主涯导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早实、虫定等。……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 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材料五:“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即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土改后,我国农村生产存在什么问题?(8分)
答:问题:①土改后农村贫农人均占有生产资料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②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经营规模小;③难以解决水利和抵御自然灾害;④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和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
答:现象:材料三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了土地买卖出租和高利贷盘剥现象;材料四反映了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困难和阻力。
政策:度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道路。
(3)根据材料五,指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
答:方式:农业合作社;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归纳农业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6分)
答: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材料一、二、三看,由于土改后农村贫农人均占有生产资料少,加上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落后,在农村重新出现了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陷入贫穷破产的现象,如果让这一现象发展下去封建剥削制度就会在农村复辟,因此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从材料四看,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只有互助合作,农业才能发展,才能为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
材料六:为种地方便,在希勤村党支部书记于文化引导下,希勤村农民开始"插犋搭伙",你有车,我有马,他有犁,组成了三个农业互助组。互助组的成立解决了许多生产能力弱的农户种地和吃饭问题,但由于互助组的土地分散,耕作起来不方便,村民便提出能否将土地连成片来耕作。于是三个互助组合并组建了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胜丰社。合作社的形式与互助组不一样,土地归到一起,统归合作社;车、马、农具作价入股,年终按股金分红;社员劳动实行评工记分制度,劳动的数量多、质量好工分就高,按工分来分红。胜丰社后,苞米亩产能达到200来斤,采用马拉播种机播小麦、亚麻十分省事。入社后,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上地排着队、唱着歌,生产热情高,其他没有入社的人非常羡慕我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1956年秋,几个初级社合并在一起,组建高级社——"希勤集体农庄"成立。要问成立高级社有什么好处,一个是土地连成片,全村土地按生产队统一划分,连片管理。另外,车马农具也都按几匹马、几个犁、几挂车平均、合理分配。人们的生产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涨,一冬天就打井80 多眼。
——乔世臣《"毛选"里表扬了俺们希勤村》,载《中国经济周刊》2019 年第 18期
(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之后,希勤村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答:变化:土地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即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6)根据材料六,说一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有何积极作用。(6分)
答:作用:①有利于开展机械化生产;②有利于土地等生产资料管理和合理调配;③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④促进了农产品产量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7)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答:阶段: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合作社三个阶段。
材料七:在我国工业建设初期,轻工业还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因此,把为国计民生所需要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有计划地指导他们生产,提高生产力,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会起很大的作用。个体手工业经济要经过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改造为集体所有制。 ——朱德《把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八:1952年手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13%左右,在农民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中,手工业品占80%左右。但是,个体手工业是分散落后、规模狭小的个体经济,同时也是小商品经济,很不稳固。这种个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
——张岂之.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8)根据材料七、八,分析概括成立手工业合作化主要原因?(4分)
答:原因:①在工业化建设初期,轻工业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发展手工业就显得尤为重要;②我国手工业分散落后的个体私有制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
材料九:
材料十:私营工商业中宥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部审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25页
材料十一:我们看,过去这几年,工商界已经有一些人觉悟程度是比较高的,他们懂得国家的政策、方针……同时,讲到成绩并不是抹杀缺点,会有缺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地妨碍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因为它是无政府性质的,跟计划经济是抵触的。
——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9)根据材料九至十一,概括归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答:原因:①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曲折,在新中国成立前曾一度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新生;②私营工商业存在不利于国计民生,严重扰乱的国民经济消极反面;③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地妨碍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跟计划经济是抵触的。
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1.(2021·广西百色·10)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B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21·广西河池·23)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2021·河北省·15)右侧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 B )
A.1911~1918年 B.1949~1956年
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
4.下图反映的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D )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化 C.农业合作化 D.三大改造
5.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D )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没收官僚资本 D.对私营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