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6.1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6.1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说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3 20: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认 识 分 数(一)
教材分析
1
3
2
4
6
5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本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小数和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次接触的一种新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飞跃。无论是读法、写法、意义等都和整数有很大的差异。
这节课是学生后续学习分数意义、大小比较、简单计算、问题解决的基础。教材编排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分东西问题中感性认识分数,以直观的面积模型贯穿全课。
教学目标
1
2
3
以核心概念“份”为核心,以重要的概念“平均分”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在经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过程中,发展数感、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在对比、勾连、迁移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体会分的是谁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学情分析
2
“平均分”是本课学习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已经会用“一半”来判断事物的多少,只是还未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虽然一部分学生接触过简单的分数,但对它所表示的意义并没有深入了解。
教法学法
3
教法:
学法:
自主
探究
+
合作
交流
情境
教学法
观察法
直观
演示法
自主
探究
+
合作
交流
+
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创设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引发数学思考。
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尺子 水彩笔 各种形状的纸片
教学流程
4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三)折纸游戏,创造分数
(四)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五)交流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问题1:把这些食物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几瓶矿泉水?几个月饼?
问题2: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一半”怎么表示呢?你能用图画或者是文字或者数,把你心中的一半表示出来吗?
1
2
用手指表示个数引入分数,首先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使学生感受到了认识分数的切入点“平均分”;再次,通过这个活动还能引发学生思考:“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分数“浮出水面”。
教学流程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
1
2
1
2
1
2
把一个(月饼) 成(2)份,
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月饼的 。
1
2
平均分
教学流程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
1
2
1
2
分 子
分数线
分 母
本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特点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实物直观性联系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图式表象,数形结合表象和符号化的表象。
教学流程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2、深入理解 的意义。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
1
2
1
2
教学流程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2、深入理解 的意义
1
2
问题1:涂的部分不一样,怎么都表示正方形的二分之一?
问题2: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涂色部分长的也不一样,为什么也都能用 来表示呢
1
2
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1
2
教学流程
(三)折纸游戏,创造分数
活动要求: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吧!
教学流程
(三)折纸游戏,创造分数
通过折纸涂色游戏,首先是深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初步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通过认识不同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四)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教学流程
(四)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拓展练习:
(3)你能结合生活实际也说一个分数吗?
请一个同学站到前面来,你们组有几个人?你占你们组人数的几分之一?全班有多少人?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一?全班有多少人?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一?同一个人为什么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引导学生理解同个人因为分的整体不同,它表示的分数也不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教学流程
(五)交流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请你在课后上网搜索“分数”两个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5
教学反思
6
纵观全课,我以核心概念“份”为核心,以重要的概念“平均分”为基础,整节课活动围绕发展学生从“直观具体—形成表象—建立模型—抽象概念—内化概念”的思维过程而设计,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习数学,把互联网+学习的形式教给学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深度学习。
教学反思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分数在生活中学生应用的比较少,对于它的意义不容易难理解并较难准确的表达,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花了比较多时间引导学生说分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体验和表述,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核心,完整地表达分的是谁就是谁的几分之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反思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