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表格式,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表格式,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3 20: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性文言散文,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 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确定以下的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1、课前学生分组,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不易读懂的字词句,通过查询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的方式,先自行理解和梳理。各小组组长汇总小组内组员的字词问题交给老师。老师在课上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更清楚地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通过诵读和讨论,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文化意味。(本教学设计主体) 第三课时:研究性学习作业的反馈探讨。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并且感受战争带给人苦难但并不摧毁人的尊严和智慧。在对战争的感受中体会对和平珍贵。
二、学情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学生高一的文言文学习内容。在此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文言文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很多同学的学习动机还是多源于考试,他们的文言基础大体比较薄弱,对古文字有较强的排斥感和疏离感,缺乏阅读文言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设计思想(基本理念、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等)
根据《课标》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本词句意思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从文本中收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战争带给人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的尊严和智慧。所以在基本理通文本大意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鉴赏,学习如何抓住文中关键词语,一同探讨和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的同时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文化意味,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所谓“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交流协作、举一反三的能力,强调动手、动脑、动心学习习惯的养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文化意味。
五、教学重、难点
探究烛之武说辨辞令和技巧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对课文的字词和文意进行了梳理,并且分析了一二两段。这节课,我们要来一起探讨下这篇文章中烛之武的辞令部分,还是从之前的地图开始。 请一位同学向大家分析下当下秦晋围郑的局势,当成是对之前内容的回顾。 【引导学生明确】:秦、晋围郑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捞上一把”(实质这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退”之原因: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危在旦夕之时,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 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学生走向讲台,向大家分析下当下秦晋围郑的局势 PPT展示秦晋围郑的地图。 通过学生的分析,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也回顾了上节课的文章大意
二、 因声求气,回归文言 请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第三段,要求: 烛之武有口才,但不能信口开河的胡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我想这在当时他也是费尽心思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大家想一想他用哪几点理由说服了秦穆公?划出烛之武辞令中的层次,并感受读不同层次的朗读之语气的不同; 圈点出你觉得有深意的字词或句子。 请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明确】: 第一,“示弱”【 表明立场:示弱不是软弱】 “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 第二,“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舍郑”于秦可得实惠 “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示害”【权衡利弊】亡郑之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示无害”【潜在的“利”】存郑之利 第三,晋君不可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利诱导”【离间】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 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 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教师让学生领会后,齐读这个部分。 学生听完后进行小组谈论、发言 学生发言 学生领会后,再根据对课文的理解齐读这个部分,处理好朗读的语气。 一同整理出烛之武“退”秦师的整个过程 以板书形式呈现烛之武“退”秦师的整个过程
2、提问学生,让学生总结他们发现的,烛之武辞令中的巧妙之处 教师在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对以下的关键字词做出解读: 在进入第三段关于烛之武如何“退”秦师之前,写到了烛之武去见秦伯的部分。伟大的《左传》只用了四个字来表述。【明确:夜缒而出】 大家从“缒”字读出了什么? 【明确】: ①表意:用绳子拴着人(或者物)从上往下送。 ②环境:以夜色作为掩护,城门不开,可见局势之紧张——照应了上文的“危矣”“今急而求子” ③人物: A危险系数高,体现烛之武之勇武; B作为一位老臣,危机之时出马体现了烛之武之忠——为什么一直不得志呢;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之眼光——为什么之前没有引荐呢?(课后的探讨作业) D出使的背景:小国,胜算小——但成功了——烛之武言辞之厉害(研究辞令技巧) E文章的语言风格:婉曲简洁。语言的“飞白之美”,语言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左传》的叙述语言简洁凝练,尤其善于用简洁、凝练、准确的语言,将头绪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生动传神。 、“既”:已经。秦晋围郑,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 “敢”:怎敢,“烦”:麻烦——我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欲抑先扬,麻痹秦伯。烛之武其实都是在为郑说话,但表面上是处处为秦考虑。他要掩饰,有意淡化,隐退到话语的背后去。这样让秦伯听起来像是:不要说郑国存亡的事儿了,我们假设郑国已经灭亡,然后我们来看看秦国有啥好处。】 3)“越国以鄙远”为什么不直接说“越晋以鄙远”? “邻之厚,君之薄也”为什么不是“晋之厚,君之薄也?” 【明确】:烛之武一定揣测过秦伯的想法:老头子来见我做什么?对烛之武的来意一定是有揣测的。烛之武高明的地方在于,他示弱之后也不直接说晋国的坏话,一提到晋国都不是指名道姓,而是有意地隐去,然后慢慢挑起历史往事。 4)大家想想,在回忆历史往事的部分,哪个字可以体现出烛之武对秦晋之间地位的态度? 【明确】:“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的课下注释是“恩惠”。但是按照我们的文化常识来看,在古汉语中,“赐”是“上对下”的。烛之武其实在说什么?——您想想看,晋君他当时多落魄,好不是老大您帮忙了嘛。现在跟您平起平坐了您看,还不是多亏了您! 5)“焉用亡郑以倍邻?”之后,说“夫晋,何厌之有?”——为什么突然来了一个反问句?还大呼“晋”的名号? 【明确】:反问的功能是我不直接宣讲我的结论和观点,而是让你思考,你想想看,没那么简单的。让对方自己进行权衡,得出答案,对秦伯而言更有说服力。 前头有意隐去了晋的名号,后面慢慢有意放大,而且越是“刺耳”越好。这样讲让秦伯更反感晋国,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反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传达出的是什么意思?——延伸和扩张。改成“既东封郑,又欲广其西封”如何? 【明确】:虽然都是“扩张”,但是“肆”字传达出来的“放肆,肆无忌惮”将晋君扩张的“欲”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这种“欲”秦伯最能体会。秦晋围郑,秦国来凑热闹的原因,也是这种扩张领土的欲!春秋无义战的原因。) 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取”这个字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取得。如果改成“若不阙秦,将焉得之?”如何? 【明确】:“得”是一种更主动的得到或者收获。“取”字有“夺取”“攫取”之意。 取的字源解说:甲骨文(耳朵)+ (用手抓),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造字本义: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古代战争中,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 “取”强化的后果是很重的,所谓“切肤之痛”的痛感。 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 学生发言 先让学生谈出自己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侧面的分析和补充,让学生们一起感受烛之武辞令的精彩之处和作品的语言之精妙。 PPT帮助展示字词解读的引导 PPT帮助展示字词解读的引导 PPT帮助展示字词解读的引导 “取”字的演变过程: 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发言为主,教师只是在旁做一定的引导和提示,最后进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和结果。
三、小结 说客在春秋之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穿梭来往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挖敌方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可以说,缺少了这些用现代文言汉语称为外交家的角色,春秋舞台所上演的戏剧,必定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波澜迭宕。我们发现,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典型的范例。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也要结合“炼字炼句”的技巧和字形结构的角度,学习于字句间品文化意味。 学生记录关键字词
四、作业设计 任选一道题,写下你的观点。 1.在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 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方法: (1)顺向思维,肯定其是爱国的行为。从当时国家的概念,政权的体制上看,君主与国家是同一体,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爱国”。 (2)反向思维,否定其是爱国行为。从广义的“国家”的版图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读书目:《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2.秦晋两个大国,历史上世代通婚,但这两个大国又经常兵戎相见。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研究方法:从矛盾缓解的暂时性与争夺霸权的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 参读书目:《中国古代史三百题》 3.郑伯在情急之下,诚恳地认错道歉,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你怎样评价郑伯的这些言行 研究方法:(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这篇文章有个特点,即写一个行动趋向前,先写与这个行动相反的趋向。比如,写烛之武答应郑文公的请求前写他拒绝了请求,写晋文公撤军之前写“子犯请击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 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 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 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写“子犯请击之”是为了写晋文公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为什么呢?是因为“不仁、不知、不武”吗? 补充 “退避三舍”的故事:晋文公年少时作为人质的时候曾路过楚国。楚国用上宾的礼节招待他。晋文公非常感动。楚王问重耳,将来如何回报我?重耳答: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90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并不纯粹。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学生了解作业题目,不必抄题目,课后打印分发 学生了解作业题目,不必抄题目,课后打印分发 PPT展示出作业情况 PPT展示出作业情况 学生可以在读书笔记中写出自己的观点,下节课要进行交流。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示弱(不是软弱) 亡郑无利 舍郑得惠 “退” 损秦利晋不可行 晋君不可信
八、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讨上有不错的尝试; 在PPT的制作上可以设置导向按钮,在学生的发言与教师需要明确的要点相符时,可以通过导向按钮直接翻到该页,使得多媒体的使用和课堂融合得更为自然,这点接下来可以改进; 对学生课堂的发言要有更丰富的评价语言;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生成的新问题和新解可以通过学生的探讨和理解进行解读,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之与预设问题进行关联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