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4 22: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013年1月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10题,共30分;第Ⅱ卷11—21题,共120分。请把答案写于答题卡上交,试题不用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
注意: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每组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兑现/蜕变 上溯/塑料 震颤/颤栗 万姓胪欢/抛头颅
B. 偕亡/和谐 显赫/赦免 瑕疵/遐迩 数见不鲜/铄石流金
C. 国粹/萃取 蓬蒿/篙头 谛听/缔结 吹毛求疵/呲牙咧嘴
D. 恬淡/聒噪 模式/模样 哀悼/泥淖 怏怏不乐/殃及池鱼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提练 睿智 直接了当 游刃有余
B. 磕头 琐碎 恭颂太平 知迷不悟
C. 发详 赔偿 愤世嫉俗 朝三暮四
D. 攥住 厘定 降格以求 熠熠发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最近全国上下都在关注地沟油,平日在商场超市的销售中,不可能见到让市民恨之入骨的地沟油,可是在某些中小型饭店却是数见不鲜。
B. 优秀人才之争势必成为旅游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如何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营销队伍更是很多旅游企业夙兴夜寐的难题之一。
C. 圆明园兽首文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的中华国宝,按照有关国际法规理应归还中国,这是不容置疑的。
D. 西藏民主改革5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西藏各族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尽管国外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但国内有关人士关注外语甚于关注母语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B. 面对楼房价格的一再疯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稳定楼市,目的是扼制一些热钱过量涌入房地产,避免中国经济出现泡沫现象。
C.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时代风云,而是以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 庭琐事来表现普通人家的浓浓的亲情。
D.《项脊轩志》通过写项脊轩的兴废及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二、(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含蓄”之审美思想溯源
中国诗歌和艺术何以追求“含蓄”美?这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直接的关联。
儒家从和谐的社会政治理想出发,在人的思想和行为诸方面都强调“中庸”之道。所以《毛诗序》强调“发乎情,止乎礼义”,认为诗歌应委婉含蓄。
5.下列有关“言意矛盾”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庄子所说的“意有所随。言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非常形象地诠释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B.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过于抽象的东西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
C. 在《易经·系辞上》中,通过对孔子言论的概括,很好地化解了“言意矛盾”,即立象就可以尽意。
D. 语言是思维意识的创造物,所以语言所涵盖的范围是无法与意匹及的,也就有了言不尽而意无穷。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诗歌和艺术追求“含蓄”之美有着一定的影响。
B. 儒家、道家、禅学,虽在思想领域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审美上都讲究含蓄。
C. 和禅学不同的是,道家是非常不信任语言文字的,认为语言文字不能尽意。
D. 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言意矛盾”的认识,是构成中国艺术思想的开端。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的“象”思维是中国人的元思维,受此启发,古人创造了汉字。
B. 由于汉字的“含蓄”之美,往往导致言不尽意,所以禅宗非常反对汉字。
C. “含蓄”之审美思想溯源,主要以儒家和道家以及禅学为讲述的重点。
D. 重视比兴手法、意象经营和意境创设的特点,也是受到含蓄审美的影响。
三、(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令傅岩奇其才 奇:以……为奇
B. 大帅购天一甚急 购:收买
C. 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再:两次
D. 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虽:即使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江天一“义烈”的一组是( )
①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②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③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④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 ⑤我不死,必复起兵! ⑥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A. ①③⑤ B. ③④⑥ C. ①②④ D. 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天一天性纯厚,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文才出众,足智多谋,深受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狼兵被杀之时,江天一为佥事公奔走申辩,救其于危难之中。
B. 顺治二年五月,清军攻破江南,各州县纷纷归附,徽州人还是为明朝坚守抵抗。江天一以监纪推官的身份向佥事公提建议,在绩溪筑起丛山关防守,但清军派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了江天一,而另从新岭攻入,守岭人溃逃,绩溪最终沦陷。
C. 抗清失败后,江天一看到局势无可挽回,立即回家,将老母托付给弟弟,为了避免连累家族,主动现身被捕。
D. 文章以“义”为重心,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江天一的形象,尤其是最后面临可以逃生的机会,他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地慷慨就义,其义烈之举让人感怀。
第Ⅱ卷
注意: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
四、(共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5分)

⑵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5分)

⑴说说“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容鸟独还”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⑵分析“马蹄又上太行山”中“又上”的妙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 ,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⑵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 。(归有光《项脊轩志》)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有个儿子在读书
雪含冰
我们都没有想到,在这深山里能看见人间烟火。
我们一行五人贪看山景,沿着一条上山小路一直往前走,转来转去却迷了路,正着急的时候,看见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急忙直奔而去。到了才看见是山根处挖了一个地窝儿,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做饭,地窝儿就是他们的家。我们上前搭讪,问明了下山的路径,这才松了一口气,和他们聊起来。
见中年夫妇很热情,我们就大着胆子问:“能不能给我们做一顿饭吃?逛了半天,饥肠辘辘,能吃顿热饭就好了,多花点钱也不在乎。”谁知一句话让两个人同时皱起眉头,然后摇头。不是说山里人很憨厚朴实吗,怎么给钱也买不来饭吃呢?
看到我们疑惑的目光,中年男人不好意思苦笑了一下,说:“不是舍不得让你们吃一顿饭,要是在山下,你们就是在家里住上十天半个月,我们也供得起,也别说什么钱不钱的。可是现在,我们也两天没喝上面汤了。”那是怎么回事呢?中年男人接着说:“忙着收庄稼,没时间到山下扛米面。”又苦笑着说:“油盐酱醋都断了呢。”
女人笑着说:“还有五头大猪呢,圈养在那边,这玉米棒子,就是为它们预备的。”
女人说:“山下我们村子里一共出了两个大学生,第一个现在已经在外面当了县长,我们的儿子是第二个。儿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全村聚餐,热闹风光得很呢!儿子走后,我们两口子就悄悄上了山,养羊养猪养鸡。山上的好东西多着呢,虫子和草,鸡羊都白 吃,养大一只鸡能卖50块,城里人说,那是真正的绿色草鸡。儿子平时要零花钱,卖只羊把钱寄过去就行。猪不好往山下赶,就地杀了,把肉一块一块扛下去。”
“可是你们这样太辛苦了,连吃饭都不能保证。”我感慨地说。同行的朋友一片唏嘘。女人一笑说:“有什么辛苦的,有什么就吃什么,饿不着的。有时候米面油盐酱醋不赶趟,就煮玉米粒吃。我们吃苦是为了孩子以后不吃苦,值!”
我又问:“儿子知道你们的情况吗?”女人急忙摆手说:“不知道,怎么能让他知道!儿子打电话来都是村里人代接,说是我们串亲戚去了。”我说:“应该让他知道的,他知道父母这样供他读书,就会更用功,我有办法能找到他。”女人脸上闪过一丝惊慌,忙摇手说:“可不敢,千万不能让他知道,儿子孝顺,知道了会不安心读书的。”
女人接着说:“其实天下的爹娘都是一样的,为了儿女,什么活都做得,什么苦都吃得。”
告别的时候,中年夫妇将一直在煮的玉米粒给我们每人装了一点,叫我们在路上当零嘴吃,然后又说了很多表示歉意的话。她还说:“就剩下一小撮盐,全部放锅里了,咸玉米粒更香。”
其实,我已经不露痕迹地要了他们儿子的联系方式,而且已经决定把这些咸玉米粒带给他们的儿子。
14.为什么“我们都没有想到,在这深山里能看见人间烟火”?(4分)

15.中年女人为什么会“笑得灿烂,笑里透出掩饰不住的骄傲”?(6分)

16.我为什么要“不露痕迹地要了他们儿子的联系方式,而且已经决定把这些咸玉米粒带给他们的儿子”?(6分)

17.文中的父母是怎样的形象?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6分)

六、(15分)
18.根据下列语段的内容,为“杯具派”下个定义。(30字以内)(4分)
以“悲剧”为谐音词的“杯具派”迅速成为各大论坛及签名的新潮标签。不少年轻人开始在生活中频繁使用“杯具”代替“悲剧”,不管是恋爱受挫、心情郁闷还是事业不顺皆可用其形容。
杯具派是
19.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6分)
东南庭树下,刘兰芝,那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含泪回首,感慨万千。你曾苦苦地奔波于人间的滚滚红尘,只为寻求你生命中的真爱。 。 。然而,你终于厌倦了,厌倦了这痴憎怨苦;你终于决定要离开了,离开这风尘人间。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言。(5分)
扬子晚报4月15日报道 4月13日下午,江苏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老人张忠泉,来到盐城市慈善会把自己多年来主要靠捡破烂积蓄下来的10万元捐给慈善会,并再三要求“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就在去捐款的路上,老人还陆续捡了3个别人丢弃的塑料瓶,让人感动。捐赠协议签订后,慈善会向张忠泉老人发捐赠证书时,老人没有接受,他说:“我不要捐赠证书,我只希望我能够帮助受灾的人,只想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

七、(60分)
2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