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岀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过“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外他们凭借自身的“三寸之舌”帮助侯国化解危机,从他国获取利益最大化。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联合六国,以抗强秦,张仪助力秦国,凭借其巧舌之辩,瓦解六国合纵,助秦东岀。今天我们来烛之武退秦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另一位杰出的外交人士——烛之武的说理艺术。
二、写作背景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浦衰已趋于名存实亡。各诸俣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中。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关囤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势力向北扩展,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三、作者介绍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
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姜,氏丘,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
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四、题目解说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原本没有题目,现标题是编者后加的。对古代一些原本没有题目的文章,编者一般会将其首句或中心事件作为标题。“烛之武”是选文的中心人物,“退秦师”是选文的中心事件,这个标题比较完整地概括了选文的中心内容。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
第二部分:临危受命。
第三部分:说退秦师。
第四部分:转危为安。
六、全文分析
1.郑伯是怎样劝说烛之武的?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郑伯首先承认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的错误,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郑伯的这番话,表现了其过人的理智以及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郑伯的劝说对烛之武有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2.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历史,意图何在?妙在何处?
烛之武列举史实是为了让秦伯警惕晋国:当年您被晋国国君虚假的承诺欺骗,为他出力却一无所获;如今您又和晋国国君联合,恐怕还会上当。正当秦伯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引发秦伯深思。
3.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伯又留下部分兵力戍守郑国,这是否是引狼入室?
这并不是引狼入室。此时,强大的晋国依然围着郑国,有秦国替郑国把守国门,不仅是为郑国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还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了秦晋之间。秦晋两国的对峙局面形成,郑国就安全了。所以,这看起来好像是引狼入室,实际上是在拒“虎”。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
“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晋文公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国退兵,说到底,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5.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于郑伯之时先辞后应,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近况,他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从侧面交代了郑伯的人物特点,作为国君,他虽不善用人,但在关键时刻,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现了他政治上的精明;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难为重。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他奔赴秦军营地的义勇行为做了必要的铺垫。
6.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晨做了铺垫。
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七、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有多处埋下伏笔并使前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绝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没有驻扎在一起,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本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情节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