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第 12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体验动画片制作的简单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与评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制作动画片的快乐与艰辛,感受世界与民族动画片的不同美感。
教学重难点:
在通过观摩录像、图片等,对动漫作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漫作品进行欣赏与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课前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几部动画片,一起来看。播放《雪孩子》
师:这是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播放《小猪佩奇》
师:谁能说出它的名字?这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小猪佩奇。
师:谁能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神奇想像的世界,领略它古往今来的风采。
板书:《动画片的今昔》
师:说到动画片的发展,想要对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至少你该知道它有四个一。首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是什么时间诞生的呢?(1906年),真下意义的动画片是从电影出现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 1906年,距离现在有 115年的历史了,那 115年前的动画片会是什么样子呢?一起看看。播放《一张。。。。》
出示问题:
1、这部动画片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啊?
2、运用了哪种美术元素?
师: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板书:1906黑白无声 线条师:经过潜心研究, 1928年推出了《威利号汽船》。它的名字可能会觉得陌生,然而它的主人公你们肯定认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米老鼠。早在 1928年它就诞生了,现在应该有 93岁了。
师:谁说一下米老鼠年轻时候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生:是黑白的,现在色彩很丰富。
师:它的形象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改变,但它的造型是不是还停留在以前的用线条表现的形式吗?用了线面结合的方式。
师:这部动画片有了什么改变?板书:1928有声 平涂
师总结:同学们,动画从无声到有声动画大师们经历了多少失败和挫折我们不能体会,但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动画大师们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但动画大师并没有停下脚步,终于在 1939年推出了《白雪公主》。播放《白雪公主》板书:1939 彩色
师总结:在世界动画发展的同时,中国动画也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高度。
播放《小蝌蚪找妈妈》
出示问题:生答:板书:1961水墨
师:这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一部了不起的动画片。(动画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中国动画太棒了,我们作为中国人很自豪!)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动画片的四个一出示四个一自从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以来,我们中国动画片的表现形式也开始丰富起来,民族气息也非常浓郁。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的小游戏,同时也检验一下你们对知识的掌握和敏锐的观察力,看看下面的动画片都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播放动画片段《猪八戒吃西瓜》师:这部动画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剪纸)
2、播放动画片段《神笔马良》师:这部动画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木偶)
3、播放动画片段《张飞审瓜》师:这部动画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皮影)分别板书:皮影、木偶、剪纸师提出问题播放《九色鹿》《九色鹿》是中国是国产动画片,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该片根据敦煌莫高窟 257洞内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只九色鹿和一个忘恩负义的捕蛇人的故事。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动画中的事物是怎样动起来的吗?请学生相互交流一下请学生回答
师:当我们看到的影像消失后,这影像会在我们视网膜上停留 0.1-0.3秒,动画大师们正是用这个原理,在视网膜上的图像还没有消失的时候,让第二张第三张映入眼帘,就让画面动起来。
师:那怎样画呢?
首先画出原画什么是原画呢?开始和结束的动作就叫原画中间的动作叫中间画把这些动作的分解画面一张一张拍下来再连续播放出来,就形成了动画。老师也运用了视觉残留的原理制作了一个手翻书动画,一起看一下老师制作的动画效果吧。通常一秒钟的动画要画 12张图,那么要制作 1个小时的动画需要多少张图呢?赶快算一下。生计算
师:出示计算结果(43200张)出示《西游记》创作数据
师:看到这组数字,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非常浪费纸张,花费的力气也很大,不环保。。。。
师: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动画片的制作既环保又能让画面更加精美呢?
生:用电脑啊,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出示《花木兰》
师:精彩的片段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有胆识)
师:士兵多吗?连数都不数不清楚,那该怎么画啊?有什么办法?电脑技术又给动画片带来一次飞跃,现在的动画片中又有了一种新的手段,一起看一下是什么。播放《玩具总动员》看到这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非常立体,更逼真。知道这什么新的技术叫什么?(这种技术的动画片叫三维动画)师:1995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这部三维动画片使动画进入一个新纪元。
世界动画不断发展,中国动画也没闲着,2005年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极大好评,并取得国家动画最高奖项。看得出来,同学们对动画片的热情非常高,是不是就意味着任何动画都适合我们观看呢?(我们应该挑选艺术价值较高的动画来看,这样才能愉悦身心、拓宽视野,真正享受动画的快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过了动画片的今昔,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由最初的无声动画发展到了今天 3d效果,动画大师可以说是发挥了自己无穷的想像力。老
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动画工作者一样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绚丽多姿。下课!
《动画片的今昔》课后反思
动画片一直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重要伙伴,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卡通动漫形象已经是本套教材中重要的学习题材。本课是小学阶段最后一节专题欣赏课,对于动画片的认识和学习已经从单纯的注重造型色彩深入到关注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科学原理层面上,在整个小学阶段还属于第一次。关注历史、关注一门艺术的发展变化是“欣赏评述”的深层次发展,有一定的难度,但动画片是孩子们最为熟悉和热爱的,了解、认识动画片的过去与现在是孩子们愿意探索的领域,因此,从学习活动层面上提高并不意味着理论的枯燥,把握好这一点是开展有趣、有效教学活动的重点。因为动画片是伴随孩子们成长的玩伴对象,所以他们脑海中贮存有太多的动画片段和形象,但大部分的只是表面的感知。本课以时间发展为轴线,运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向学生一一展示动画片从昔到今的诞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让他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使时间的发展轴线更加清晰,同时也了解动画的发展过程经历的变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片段到连续,从手工到电脑,从平面到立体。直观的欣赏、详细的介绍,精彩的学生互动点缀其间,可以说,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这个重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与渗透。动画片从 1906年诞生起一路走来,经历的时间不久,产生的辉煌却很灿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不仅要领略这种辉煌,更要懂得动画市场良莠不齐,恐怖的、血腥的、暴力的动画片充斥着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伤害,我们应该要远离。本课的尾声部分,特意为学生设置这一问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方向: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的动画片,来愉悦身心、拓宽视野,真正享受动画的快乐。作为一节专题欣赏课,尽管理论性较强,而且要渗透的知识比较深层次,难免显得枯燥。但是,本课一路走来,学生的表现是激昂与投入的,他们颇有收获,而作为老师——亦是如此。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