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7.1 找规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7.1 找规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3 21: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规律(一)》教学设计
课题 找规律(一) 课时 1 执教者
解读课标 本单元《找规律(一)》是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是新教材新增设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在例题中仍然沿用了实验教材联欢会的情境,呈现了装饰的彩灯、彩旗、彩花以及跳舞的学生等规律排列的现象,说明“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明确什么是规律(即小精灵的话“黄旗红旗”重复排列);继而巩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说圈、涂)。在实际编排上,由于呈现的不方便,弱化了分析的过程,其实在确定规律后,还有一个怎样思考的呈现:如有的学生可能从右侧看,有的从左侧看等。排列规律仅限于简单的、循环出现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规律就可以了,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的意识。
解读学生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来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训练。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一个独立的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本课我以庆祝六一节活动贯穿始终,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另外,还有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往下排列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涂一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数学的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规律,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规律。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激趣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通过记忆数字,感知规律引导探究,认识规律巩固练习,夯实基础拓展练习,加深理解小结课后活 师:今天我们来比一比,是男生的记忆好还是女生的记忆力棒! 女生先开始:123123123123(5秒钟时间记忆)师:哪位女生记住了? 生:.....(3-4人说说自己的答案),我们班女生果然厉害。师:男生准备好了吗?(说话要有气势,调动男生的积极性)934 918 367 342(5秒钟时间记忆)师:哪位男生记住了?(男生很少有举手,即使有也说不对)师:难道男生的记忆力不如女生?谁有意见? 男生(不服气)说说自己的理由师: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学生提到规律后接话)师:看来规律可以帮我们快速记忆,其实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师:小猪佩奇生日到了,她在装扮自己的房间,瞧,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师只听,不作任何应答,多叫几名同学说一说)师:这些事物中有没有我们今天要找的规律呢?生:有师:我们先从花朵看起(课件出示小旗图)师:谁来说说花朵师怎么排列的?生:红蓝、红蓝、......师:如果能把小旗的数量一起读出来,就更完整了。生如能说出来,及时表扬真是爱思考的孩子。生如不能说出来,引导:来,像老师这样(放慢语气并加重语调)一朵红一朵蓝、一朵红一朵蓝、......师:大家一起读。师:刚才读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生如果能说出重复,师紧接着问:谁知道重复是什么意思?多让学生说(学生说时,师不插话)生如果不能说出重复知识又读一遍,教师直接总结。师:就像大家所说(边说边指):先出现一次一红一蓝,又出现一次一红一绿,再出现一次一红一绿,我们把它叫做重复(板书),跟老师来读。师:花朵中谁在重复?学生边说老师边圈师总结:一红一绿两朵花朵在重复师:像这样重复出现的部分称作一组(板书)也可以这样圈起来。现在花朵的规律就可以完整的说是花朵是按一红一绿两朵为一组重复排列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地说出花朵的规律?点名说,同桌互说,大家一起说(说完随时夸奖表扬:你说的真完整,你学的可真快,你的语言真标准)师:仔细观察小旗和气球的排列,在学习卡上完成。师:小朋友的排列是怎样?生汇报完后问:还可以怎么说?还有和他不一样的说法吗?(1-2人说)师总结:像这种圆形排列,没有固定起点,两种说法都可以。师:再来看课本85页灯笼的排列,也是两个为一组排列的吗?生:不是师:请大家打开课本85页自己动手圈一圈,再同桌互相说一说灯笼的排列规律。(学生汇报)师:接下来我们进行规律大闯关,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先挑战第一关。猜一猜,大树后面的小动物是什么?生:……师:第二关师:第三关师:第四关师:最后课本85面做一做,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同学们在书本上涂色,并请2-3位同学到讲台利用投影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涂出的规律1.师:同学们太棒了,完成了所有的挑战,请把掌声送给你自己。听,老师的掌声,为什么老师停了你们还能接着拍?生:老师的掌声有规律师:请同学们再接着拍出一组这样的掌声!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做出有规律的动作,让其余同学模仿!欣赏生活中的规律找一找教室里有规律的事物,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操场上、教室里继续寻找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发现生活的美。 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自主学习,感知规律,表述规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交流 引导学生共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教师从扶到放,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一步一步感受成功的喜悦练习呈坡度递进,让学生巩固本课知识。让学生发现规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板书设计 找规律一组图形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总结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1.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2.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规律,而我在颜色的处理上,甚至摆图形给学生的提示太多,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审题或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