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变幻无穷的形象》
教材分析
《变幻无穷的形象》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第一课时。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趣的形象创造,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艺术创造的原材料,拉近了生活与绘画的距离,使学生备感亲切。通过对不同物品的形象观察、感受联想、添画获得生动有趣的人物、动物和某种物品新形象,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变化的方法和多种的变化形式。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运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在体验、思考中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审美趣味。教学中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是本课的重点,想象添画是难点。
教学目标:
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渗透轮廓意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设计能力。
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添加变形的方法,描画出物体的外型特征,创作出较生动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想像添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教学准备:
学生: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彩色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师:生活用品、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引入课题
师:老师带来了一件物品,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来看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呢?(生答:略)大家都认为我带来的是一盏台灯,可是我要说它还是一条可爱的小鱼。有的同学很奇怪,老师明明带来的是一盏台灯,为什么说说是一条小鱼呢?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生答:略)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盏普通的台灯通过添加变形的方法就变成了一条可爱的小鱼了。(板书:添加变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变幻无穷的形象》(出示课题)。
引导分析,启发想象小组讨论,如何添加:
师:运用添加变形的方法可以让台灯变成一条小鱼,老师相信你,开动你的小脑筋,这盏台灯还会变幻出更加有趣的形象。想不想告诉老师呢?生。。。。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奇特,现在我邀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现场画一下。(找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绘画,然后让学生自己谈作品。)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富有童趣,我们用添加变形的方法把这盏台灯变得生动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运用添加变形法创作的画,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些可爱的形象都是怎样变幻的呢?生。。。
指导作画,想象创新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是去穷的,丰富的,身边常见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变幻,看一看这是同学们每天打扫卫生用的小扫帚,想一想他能怎么变幻呢?生。。。
师:刚才同学们从这把扫帚不同的摆放方向所变换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物体变幻时,要从它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现在老师要求你把刚才想到的图形画出来。看谁画的最漂亮。生自评,互评。师总评。
师:通过大家的奇思妙想,同学们创作出了一幅幅造型奇特的有趣作品。老师为你们的进步表现感到骄傲,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请同学们互相的看看自己的得意作品。(下位参观作品)
讲解组合。
师:同学们你们看,开动你的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就可以变得这么神气这么有趣。下面呀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听一段小乐曲,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见到的小鸭子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小鸭子有哪些不一样?生。。。。。。
师:组合,这也是物品变幻的另一大方法。(板书:组合)
范画欣赏。
师:那么让我们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形象都是用什么物品组合而成的呢?组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生活中废旧的物品变得有价值,而且不仅我们同学们喜欢,就连我们的艺术大师达利,他也发现了物品组合的神奇之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生。。。。。
师:这就是达利大师著名的作品《一瞥》。
课后小结,拓展延伸
师:谁来说一说,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生。。。。。。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没得眼睛,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德眼睛去真实的感受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