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课题: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5、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梨、苹果)三角形、圆形。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活动1、魔术情景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师:老师的袋子里装了两种水果,老师准备一个一个往外拿,你能猜出老师每次会拿出什么水果吗?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啊都是小侦探,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你是如何猜出来的呢?(学生发言)强调苹果和梨重复出现。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照一定的方式来排列的事物,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以几个物体为一组重复出现三次或以上的排列叫做有规律的排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可开心了,他们又唱又跳,看!他们把自己的班级布置的很漂亮。在布置的过程中,还运用到了数学知识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他们运用了数学中的什么知识来布置了教室呢?(有规律的排列)你能找到哪些有规律的排列呢?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规律?
出示主题图
1、同桌合作交流找规律
师:现在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教室里的排列规律。
师:找好了吗?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规律?
2.说一说:让学生说出小旗、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小旗、花、灯笼的颜色是有规律的。指出:这是按颜色的规律排列。小朋友站队是按性别规律来排列的。
3、小测试: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有规律的给花涂色)
4、活动:对口令伴随着动作(师说后,让学生接着说)
(1)上下 上下 上下 --- --- ---
(2)上上下下 上上下下 上上下下 --- --- ---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
5、活动:摆一摆(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学具有规律的摆一摆,展示摆的结果)指出,这是按形状的规律来摆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摆一摆活动,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几项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6、创造规律
学生用肢体动作摆规律。
三、回归生活
欣赏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的图片(四季更替、有规律的栅栏、斑马、服饰)。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规律地排列。分别是颜色的规律排列,性别的规律排列,形状的规律排列。有规律地排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学会了这个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设计师。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几个物体为一组重复出现三次或以上的排列叫做有规律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