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名句默写两日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名句默写两日一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3 21: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周
高考冲刺·名句默写两日一练(1)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莲花象征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
是:“ , 。”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 , 。”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外化为艾青表达诚挚的爱国情感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以“泪水”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感的句子是:
“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我国领袖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 , ”,他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浩瀚的海洋,否则将无法承载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
(2)《离骚》中“ , ”两句表达了屈原愿像古代圣贤一样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而死的信念。
(3)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曾经的辉煌终将淹没在历史浩瀚的海洋中,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就用“ , ”这两句诗描述了这个现象。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此叙说入蜀山势高峻、行路艰险的诗句是
“ , ”。
(2)“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就有“角声”这一意象。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了从师问道,行走于深山巨谷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数尺,“ ”;等回到住处,才发现“ ”,直到服侍的人用热水浇灌,用被子包裹,才慢慢暖和过来。
1.(1) , (2) ,
(3) ,
2.(1) , (2) ,
(3) ,
3.(1) , (2) ,
(3) ;
【答案】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1)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3)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3)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高考冲刺·名句默写两日一练(2)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一句点出了诗人与朋友送别的地点,“ ”一句则写出友人即将要去的地方。
(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 。”
(3)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相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阿房宫赋》中写楼阁依地势而建,互相钩连,建筑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卷起千堆雪”的其实是“_________”,写景化静为动的是“_________”一句。
(3)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借喻的手法写小船,描绘想象中越过那茫茫江面的轻盈与潇洒,写出一种旷达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宦途坎坷,失意惆怅,再加上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积蓄在心中,使他泪流不止。在《琵琶行》中,表现他这种状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2) ,
(3) ,
2.(1) ,
(2) , (3)
3.(1) ,
(2) ,
(3) ;
【答案】
(1)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2)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3)示例: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1)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2)惊涛拍岸 乱石穿空 (3) 留取丹心照汗青
(1)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高考冲刺·名句默写两日一练(3)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 , ”,说的是行走极远,要积累足够的粮食;它可用来比喻做的事情越大,就越要做好充分准备。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鸟兽难以度越来表达蜀道难行的两句是“ , ”。
(3)燕在古诗词中是常见意象,古人常以这种鸟来表达时事变迁、惜时伤春、羁旅漂泊、对景色的赞美等多种情感,如“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古人常用“丝竹”指音乐,《琵琶行》中白居易以“ ”一句感叹被贬后与音乐绝缘,《陋室铭》中刘禹锡以“ ”一句描写陋室清静而无乐音烦扰。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 ”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 ”的快意。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屈原为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他即使被肢解也绝不会改变志向。
(2)《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选择老师时不应看其年龄大小,地位高低,“_______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富有理趣,既表达了诗人的登山体会,又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理想抱负。
1.(1) , (2) ,
(3) ,
2.(1) , (2) ,
(3)
3.(1) , (2) ,
(3) ;
【答案】
(1)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1)终岁不闻丝竹声 无丝竹之乱耳(2)虽一毫而莫取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亦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示例四: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所以)传道受业业解惑也,道之所存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周
高考冲刺·名句默写两日一练(4)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忧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以蜀王杜宇典故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_”,以南海鲛人传说抒发内心的悲哀。
(3)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宋荣子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意,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两句讽劝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古诗词作品中,作者常借“雁”的形象表达丰富的情感,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 ”。
(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用“ , ”表达了追悔莫及的心情。
(3)屈原《离骚》中描写抒情主人公掉转车头,迷途知返的句子是:“ , ”。
1.(1) , (2) ,
(3) ,
2.(1) , (2) ,
(3) ,
3.(1) , (2) ,
(3) ;
【答案】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心远地自偏 欲辩(辨)已忘言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1)归雁洛阳边 衡阳雁去无留意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高考冲刺·名句默写两日一练(5)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客人以曹操为例用反问语气表达豪杰不再、人生无常的思想。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求谏而设立了上、中、下三赏,其中下赏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强烈的诘问指责了秦统治者对老百姓极力搜刮自己却奢靡浪费。
(2)《过零丁洋》中,作者先回想早年科举入仕的千辛万苦,再写如今艰苦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文人常用“丝竹”代指乐器,请在诗词文赋中任写两句含有“丝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3)雨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阅读唐代诗歌,处处听得到“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2) ,
(3) ,
2.(1) , (2) ,
(3) ,
3.(1) , (2) ,
(3) ;
【答案】
1.(1)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2)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参考答案:终岁不闻丝竹声/无丝竹之乱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缓歌慢舞凝丝竹/非丝非竹。
3.(1)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高考冲刺·名句默写两日一练(6)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用“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对尾檐进行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写出阿房宫建筑的精巧工致。
(2)“猿”作为意象,常为文人所用,杜甫和郦道元就分别在《登高》的“ ”及《三峡》的“ ”中运用这一意象来衬托三峡秋季悲凉的特点。
(3)古代中国衣冠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穿不同样式和颜色的衣服,这在刘禹锡《陋室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的“ ”有体现。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描写当年刘裕率领大军北伐,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情景。
(2)苏轼《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比如:“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谴责秦始皇劫掠与使用六国珍宝的做法,表达作者对秦始皇奢侈浪费的愤慨。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用“ , ”两句自嘲多情善感,感叹年华易逝、功业无成。
(3)在古诗词中,“草”是描写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色的常用意象,如“ , ”。
1.(1) , (2) ,
(3) ,
2.(1) , (2) ,
(3) ,
3.(1) , (2) ,
(3) ;
【答案】
1..(1)檐牙高啄、钩心斗角(2)风急天高猿啸哀,猿鸣三声泪沾裳/常有高猿长啸 (3)往来无白丁、江州司马青衫湿
2.(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3)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