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0.1.4 概率的基本性质
1.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如何定义?
互斥(互不相容) A与B不能同时发生 A∩B=
互为对立 A与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A∩B= , A∪B=Ω
2. 互斥事件是对立事件的_____________条件.
必要不充分
3. 古典概型的特征是什么?
(1) 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有限个;
(2) 等可能性: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复习回顾
思考1 一般而言,给出了一个数学对象的定义,就可以从定义出发研究这个数学对象的性质. 例如,在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后,我们通过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等角度来研究函数性质. 类似地,在给出了概率的定义后,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概率的性质
① 概率的取值范围;
② 特殊事件的概率;
③ 事件有某些特殊关系时,它们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由概率的定义可知:
任何事件的概率都是非负的;
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事件一定发生,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
因此可得概率有如下性质:
性质1 对任意的事件A,都有P(A)≥0.
性质2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
P(Ω)=1,P( )=0.
概率的性质:
探究:在“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中我们研究过事件之间的某些关系.具有这些关系的事件,它们的概率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例如设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和事件A∪B的概率与事件A、B的概率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因为n(R)=2,n(G)=2,n(R∪G)=2+2=4,所以
例6 一个袋子中有大小和质地相同的4个球,其中有2个红色球(标号为1和2),2个绿色球(标号为3和4),从袋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 R=“两次都摸到红球”,G=“两次都摸到绿球”.
1
2
3
4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事件R与事件G互斥,R∪G=“两次摸到球颜色相同”.
P(R)+P(G)=
= P(R∪G)
下面我们用10.1.2节例6来探究此问题.
即P(R)+P(G)=P(R∪G)
概率的性质3
事实上,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即A与B不含有相同的样本点,则n(A∪B)=n(A)+n(B),这就等价于P(A∪B)=P(A)+ P(B),即两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等于这两个事件概率之和. 所以我们就得到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即
性质3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B)=P(A)+P(B).
推论 如果事件A1, A2, …, Am两两互斥,那么事件A1∪A2∪…∪Am发生的概率等于这m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和,即
P(A1∪A2∪…∪Am)=P(A1)+P(A2)+…+P(Am).
概率的性质:
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
P(A∪B)=P(A)+P(B). (或P(A+B)=P(A)+P(B))
思考2 若事件A和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它们的概率有什么关系
因为事件A和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所以和事件A∪B是必然事件,则P(A∪B)=1.
由性质3,得1=P(A∪B)=P(A)+P(B).
性质4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
P(B)=1-P(A),P(A)=1-P(B). 即P(A)+P(B)=1.
练习 甲、乙两人下棋,甲不输的概率是0.6,两人下成平局的概率是0.3. 求甲获胜的概率?
解:“甲获胜”是“甲不输或和棋”的对立事件,
因为“和棋”与“甲不输”是互斥事件,所以甲获胜的概率为:
1-(0.6+0.3)=0.1
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A B,即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那么事件A的概率不超过事件B的概率. 于是我们有概率的单调性:
性质5(概率的单调性) 如果A B,那么P(A)≤P(B).
所以对于任意事件A,有0≤P(A)≤1.
思考3 在古典概型中,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A B,那么P(A)与P(B)有什么关系?
如果A B,则n(A)≤n(B),所以
即P(A)≤P(B).
思考4 对于任意事件A,P(A)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因为 A Ω,
所以P( )≤P(A)≤P(Ω),
即0≤P(A)≤1.
思考 在10.1.2节例6的摸球试验中,R1=“第一次摸到红球”,R2=“第二次摸到红球”,“两个球中有红球”=R1∪R2,那么P(R1∪R2)和P(R1)+ P(R2)相等吗 如果不相等,请你说明原因,并思考如何计算P(R1∪R2).
性质6 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则有
P(A∪B)=P(A)+P(B)-P(A∩B).
因此P(R1∪R2)≠P(R1)+P(R2).
这是因为R1∩R2={(1,2),(2,1)}≠ ,即事件R1和R2不互斥.
因为n(Ω)=12,n(R1)=n(R2)=6,n(R1∪R2)=10,
所以P(R1)+P(R2)=
P(R1∪R2)=
所以P(R1∪R2)=P(R1)+P(R2)-P(R1∩R2).
1
2
3
4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由于P(R1∩R2)=
或者P(A+B)=P(A)+P(B)-P(AB).
概率的性质:
性质1 对任意的事件A,都有P(A)≥0.
性质2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
P(Ω)=1,P( )=0.
性质3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B)=P(A)+P(B).
性质4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
P(B)=1-P(A),P(A)=1-P(B). 即P(A)+P(B)=1.
性质5 如果A B,那么P(A)≤P(B).
性质6 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则有
P(A∪B)=P(A)+P(B)-P(A∩B).(或P(A+B)=P(A)+P(B)-P(AB).)
推论 如果事件A1, A2, …, Am两两互斥,那么事件A1∪A2∪…∪Am发生的概率等于这m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和,即
P(A1∪A2∪…∪Am)=P(A1)+P(A2)+…+P(Am).
对任意事件A,有P(A)∈[0,1].
解:(1) 因为C=A∪B,且A与B是互斥事件. 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例11 从不包含大小王牌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设事件A=“抽到红心”,事件B=“抽到方片”,P(A)=P(B)= ,那么
(1) 设C=“抽到红花色”,求P(C);
(2) 设D=“抽到黑花色”,求P(D).
P(C)=P(A)+P(B)
(2) 因为C与D互斥,且C∪D是必然事件,所以C与D互为对立事件. 因此
P(D)=1-P(C)
例12 为了推广一 种饮料,某饮料生产企业开展了有奖促销活动: 将6罐这种饮料装一箱,每箱中都放置2罐能够中奖的饮料. 若从一箱中随机抽出2罐,能中奖的概率为多少
因为A1A2、 、 两两互斥,所以
P(A)=P(A1A2)+P( )+P( ).
2×1=2
2×4=8
可能结果数
不中奖
中奖
4×2=8
4×3=12
不中奖
中奖
中奖
不中奖
2
4
1
4
2
3
第一罐
第二罐
借助树状图来求相应事件的样本点数.
解1:设事件A=“中奖”,事件A1=“第一罐中奖”,事件A2=“第二罐中奖”,那么事件AlA2=“两罐都中奖”, =“第一罐中奖, 第二罐不中奖”, =“第一罐不中奖, 第二罐中奖”,且A=A1A2∪ ∪ .
因为n(A1A2)=2, n( )=8, n( )=8,
可以得到,n(Ω)=6×5=30.
P(A)=
所以
所以从一箱中随机抽出2罐,能中奖的概率为
思考:你还有另外方法求解此题吗?
事件A的对立事件是“不中奖”,即“两罐都不中奖”.
由于 =“两罐都不中奖”,而n( )=4×3=12,
所以P(A)=
1-P( )=
正难则反
此解法说明什么?
解2:
例12 为了推广一 种饮料,某饮料生产企业开展了有奖促销活动: 将6罐这种饮料装一箱,每箱中都放置2罐能够中奖的饮料. 若从一箱中随机抽出2罐,能中奖的概率为多少
所以从一箱中随机抽出2罐,能中奖的概率为
解3:设不中奖的4罐记为1, 2, 3, 4, 中奖的2罐记为a, b,随机抽2罐中有一罐中奖,就表示能中奖,其样本空间为:
(1, 2),(1, 3),(1, 4),(1, a),(1, b),
(2, 3),(2, 4),(2, a),(2, b),
(3, 4),(3, a),(3, b),
(4, a),(4, b),
(a, b).
共15个样本点. 而中奖的样本点有9个,所以
能中奖的概率 P=9/15 =0.6.
例12 为了推广一 种饮料,某饮料生产企业开展了有奖促销活动: 将6罐这种饮料装一箱,每箱中都放置2罐能够中奖的饮料. 若从一箱中随机抽出2罐,能中奖的概率为多少
上述解法没有考虑顺序,其结果是一样的.
解:设“射中10环”“射中9环”“射中8环”“射中7环”“射中7环以下”的事件分别为A,B,C,D,E. 可知它们彼此之间互斥,且P(A)=0.24,P(B)=0.28,P(C)=0.19,P(D)=0.16,P(E)=0.13.
(1)设“射中10环或9环”为事件M,则有M=A∪B,
∴P(M)=P(A∪B)=P(A)+P(B)=0.24+0.28=0.52,
所以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为0.52.
(2)设“至少射中7环”为事件N,事件N与事件E“是对立事件,
∴ P(N)=1-P(E)=1-0.13=0.87.
所以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为0.87.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概率的求解方法:
(1)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P(A∪B)=P(A)+P(B).
(2)对于一个较复杂的事件,一般将其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事件,当这些事件彼此互斥时,原事件的概率就是这些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和.
(3)当求解的问题中有“至多”“至少”“最少”等关键词语时,常常考虑其反面,通过求其反面,然后转化为所求问题.
【注意】有限个彼此互斥事件的和的概率,等于这些事件的概率的和,即 .
规律方法:
1.已知P(A)=0.5,P(B)=0.3.
(1) 如果B A,那么P(A∪B)=_____ ,P(AB)=______ ;
(2) 如果A, B互斥,那么P(A∪B)=_____ ,P(AB)=_____.
0.5
0.3
0.8
0
练习
- - - - - - - - - -
教材242页
2.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
(1) 某地区明天下雨的概率为0.4,明天不下雨的概率为0.5;
(2)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一定有P(A)+P(B)=1.
解:(1) 因为明天下雨与明天不下雨是对立事件, 且明天下雨的概率为0.4, 所以明天不下雨的概率为0.6.
(2) 因为事件A与事件B互斥,但不一定不对立,所以不一定有P(A)+P(B)=1.
练习
- - - - - - - - - -
教材242页
3. 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100 名学生组成一个方阵进行表演,他们按照性别
(M (男)、F (女) )及年级(G1 (高一)、G2(高二)、G3(高三))分类统计的人数如下表:
若从这100名学生中随机选一名学生, 求下列概率:
P(M) =______,
P(F) =______,
P(M∪F) =______,
P(MF) =______,
P(G1) = ______,
P(M∪G2) =_______,
P(FG3) =______.
G1 G2 G3
M 18 20 14
F 17 24 7
0.52
0.48
1
0
0.35
0.76
0.07
练习
- - - - - - - - - -
教材243页
小结:
性质1 对任意的事件A,都有P(A)≥0.
性质2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
P(Ω)=1,P( )=0.
性质3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B)=P(A)+P(B).
性质4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
P(B)=1-P(A),P(A)=1-P(B). 即P(A)+P(B)=1.
性质5 如果A B,那么P(A)≤P(B).
性质6 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则有
P(A∪B)=P(A)+P(B)-P(A∩B).(或P(A+B)=P(A)+P(B)-P(AB).)
推论 如果事件A1, A2, …, Am两两互斥,那么事件A1∪A2∪…∪Am发生的概率等于这m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和,即
P(A1∪A2∪…∪Am)=P(A1)+P(A2)+…+P(Am).
对任意事件A,有P(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