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核心素养专项练(三)(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核心素养专项练(三)(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04 06: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核心素养专项练(三)
(·全国文综Ⅱ)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1~2题。
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恩克斯堡岛位于70°S~80°S之间,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盛行东南风,故红旗常年飘向西北方向。第2题,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而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面积大小对气温变化敏感,故选B。
(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5题。
3.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4.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5.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 3.D 4.A 5.B
解析 第3题,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第4题,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第5题,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尼罗河泛滥区在10月以后开始耕种,至来年6月前必须收获。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不适合植物生长或生长缓慢;冬季温和多雨,适于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生长。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的生长期恰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选B。
(2021·山东烟台市期末)锋面气旋大多生成于锋面上的波动,因而气旋的生命史就必然与锋面的演变密切相联。通常将锋面气旋的生命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生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下图为“四个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  )
A.I→Ⅱ→Ⅲ→Ⅳ B.Ⅳ→Ⅱ→Ⅲ→Ⅰ
C.Ⅱ→Ⅳ→Ⅰ→Ⅲ D.Ⅳ→Ⅰ→Ⅱ→Ⅲ
7.锋面气旋天气在我国北方春季活跃,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地形 B.气温 C.植被 D.水文
答案 6.D 7.B
解析 第6题,从图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可知,此锋面气旋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通常因为冷空气中的风速较强,冷锋比暖锋移动得快,最后冷锋赶上了暖锋。图Ⅳ中为准静止锋,冷锋与暖锋的差距最大,其次是图Ⅰ和图Ⅱ,差距较大,图Ⅲ中锋面消失,因此锋面气旋发展过程是Ⅳ→Ⅰ→Ⅱ→Ⅲ,故选D。第7题,我国北方位于中纬度地区,春季时,中低纬度地区升温快,高纬度地区尚未明显升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力大,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频频相遇,致使锋面气旋天气活跃,故选B。
(2021·四川乐山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8~9题。
8.7月,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答案 8.C 9.D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7月,该地的风向转过的角度约240°,盛行风向是西南风。C正确。第9题,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正确。
(2021·江苏地理)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11.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答案 10.C 11.B
解析 第10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C对;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A、B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D错。第11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根据图中的图例,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9月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故选B。
(2021·湖南岳阳期中)据外媒2016年5月2日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常年气候干燥,打算人工堆砌山丘,吸引雨云,鼓励降雨,改善过于干燥的大气环境。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说:“我们正在分析山体类型对天气的影响,寻找合适的高度和坡度。”图1是“阿联酋欲人工造山引雨示意图”,图2是“阿联酋地理位置示意图”,图3是“迪拜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根据图2分析阿联酋“造山引雨”的背景是(  )
A.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年降水量多
B.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年降水量少
C.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多
D.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少
13.该科学家表示,山体一旦立起来,有利于形成(  )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阿联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少,6~10月基本无降水。第13题,阿联酋建造这座山是想通过山体将空气抬到高处,形成云层,产生降雨,从类型上看属于地形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①“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②“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③“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④“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A.一、二月份
B.五、六月份
C.七、八月份
D.九、十月份
答案 14.C 15.B
解析 第14题,副高影响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高压气流的运动是顺时针方向,因此“暖湿气流”方向错误。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在副高的北侧,因此“我国主要锋面雨带”位置错误。选C。第15题,读图分析,此时副高在华南地区,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故推测时间为五、六月份,选B。
图1为“天津市某时刻气压场示意图”,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打算利用自制的风向标(图2)在甲、乙、丙、丁四地进行风向的测定。据此回答16~17题。
16.观测小组在甲点测风向时,风向标的金属箭头指向的方向是(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7.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水,并伴随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6.C 17.B
解析 第16题,依据图中甲处气压关系、指向标以及位于北半球等信息,可判断甲处吹东北风,则C正确。第17题,图示为一个低压系统,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丁处为暖锋、乙处为冷锋,则符合题意的地点是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