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
一、填空题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一进灶房, 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
(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 )
(4)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
2.句子感悟场。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北京的春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色味双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醋( ) 熬( ) 饺( ) 询( )
腊( ) 傲( ) 较( ) 循( )
宵( ) 饯( ) 筝( ) 眨( )
销( ) 践( ) 挣( ) 泛( )
二、语言表达
5.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神州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选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幅春联。
①五羊献瑞瑞门庭 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③万树争荣添翠色
④求知莫畏羊肠 ⑤人寿年丰 ⑥春色满园
上联 ______ 下联 ______ 横批:________
[送祝福]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开始,大家互相祝贺,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请在下面的长辈中任选一人,给他们拜年写出你对他们的祝福。
①爷爷 ②妈妈 ③叔叔 ④阿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匹配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1、万象更新
A、更加。( ) B、变更。( ) C、又、再。( )
2、截然不同
A、割断。( ) B、阻拦。( ) C、截止。( )
3、万不得已
A、已经。( ) B、止,罢了。( ) C、过了一会儿。( )
4、日夜不绝
A、穷尽。( ) B、走不通的。( ) C、断绝。( )
8.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憧憬(chōnɡ chónɡ) 笔力遒劲(jìn jìnɡ)
审阅(yuè yüè) 饶有兴趣(ráo yáo)
四、句型转换
9.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完成下面各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0.画“ ”句子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元宵节时老铺的气派景象,其中“几百盏”说明____________,“各式各样”说明______________。
11.用“﹏﹏﹏”从文中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12.请把你画出的内容写出批注,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3.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4.“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灯的______多、______多。
16.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8.小练笔。(选做题)
吃年夜饭是除夕的习俗。请你仔细回忆一下,抓住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镜头,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写一写,来展现你家吃年夜饭时的热闹场景吧!
吃年夜饭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嘀咕 反对 悠闲 熟练
2. 排比 灯的种类多 那些雨花石,有的绿如苔,有的红似血,有的润如玉,都令人爱不释手。
3. 样子和味道都很好 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都冻死
4. 糖醋 熬夜 饺子 询问 腊月 骄傲 比较 循环 元宵 蜜饯 风筝 眨眼 销售 实践 挣扎 广泛
5. 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比喻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的特点 承上启下 依依不舍 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6. ③ ② ⑥ 爷爷,新年快乐!祝您身体健康!
7.1、B 2、A 3、B 4、C
8.chōnɡ jìn
yuè ráo
9.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不会不喜欢的。”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能不喜欢吗?”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一盏盏红灯笼在春日的夜风中舞动着身姿,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0. 排比 灯的数量多 图案的种类多
11.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12.体现元宵节的热闹。
13.“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
14.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时处处悬灯结彩,小孩子们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非常热闹,所以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15. 排比 数量 种类
16.赏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17.喜欢。从“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中可以看出来。读这句话时要读出高兴、幸福的感情。
18.大人、小孩围坐一堂,品着美食,有说有笑。堂弟一手拿着一个鸡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满嘴的油也顾不上擦一擦。看到别人倒可乐,他两眼放光,赶紧放下鸡腿,抓起杯子,举上前去,嘴里叫嚷着:“给我也倒一杯!给我也倒一杯!”那馋猫劲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