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5 15: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预习字音
急掣 觌面 掼杀
盘诘 镌刻 嗔喜作者
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江苏淮安人。幼年“以文鸣于淮”,但屡试不第,约四十余岁时,始补岁贡生。因母老家贫,曾出任长兴县丞两年,“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后又补为荆府纪善,但可能未曾赴任。晚年放浪诗酒,终老于家。有《射阳先生存稿》4卷。内容
结构
艺术特色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取得真经的故事。思考讨论1 从实力上讲,红孩儿并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他的阴谋是怎样得逞的呢?
?他抓住了唐僧慈悲为怀的心理。
?他抓住了取经队伍中的矛盾。
红孩儿:精明、审时度势。思考讨论2
孙悟空毛脸雷公嘴、红屁股、长尾巴、
机灵敏捷“将身一纵,跳上那巅险峰头”火眼金睛、金箍棒、筋斗云、
七十二变、移山缩地、呼风唤雨自信、机警、细心、幽默、冲动、识大体思考讨论3思考讨论4《西游记》写的是神幻世界,但目的是为了讽刺现实。你认为课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表现:?败家的“红百万”变做“红十万”。
?当地山神土地收到种种剥削。
?亲戚之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反映: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官贪吏虐、民不聊
生。作者笔下的“妖怪”正是当时的朝廷、官
府的化身。
作业1.仿写,用一句话来表达我们从这些人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唐僧—— 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悟空——
八戒——
沙僧——
团队——
2.完成《创新设计》之训练落实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