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
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他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20世纪末,马克思在多次公众媒体伟人评选中,被评为“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
第一次是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第二次是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
第三次是2005年BBC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
第四次是2005年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
特利尔布吕肯巷 6 6 4号。1 8 1 8年5月5日,卡尔 马克思在这里诞生。
1 8 8 2年的马克思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墓,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1883)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墓志铭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是用演说的形式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
悼词
结构:
开头: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职位
主体:生前的功绩及评价
结尾:悼念之情
内容:生平、贡献、评价、哀悼
把握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学习目标
找出文章中总括了马克思一生成就贡献的一句话。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3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
4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5其它领域独到的发现
7宣传 组织
6对科学理论的态度和认识
巨大贡献
2
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找关键句)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3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
4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5其它领域独到的发现
7宣传 组织
6对科学理论的态度和认识
巨大贡献
2
深远影响
8
敌人恨他
人民爱他
巨大贡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找关键句)
面对“恨”,马克思是什么态度?(找关键句)
为什么点到两个地名?(找关键句)
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3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
4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5其它领域独到的发现
7宣传 组织
6对科学理论的态度和认识
巨大贡献
2
深远影响
8
敌人恨他
人民爱他
9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巨大贡献,深远影响,结尾仅是形式上的需要?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3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
4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5其它领域独到的发现
7宣传 组织
6对科学理论的态度和认识
巨大贡献
2
深远影响
8
敌人恨他
人民爱他
9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1逝世情况
深切哀悼的讲话,开头叙述太过平静?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地长眠了。
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还不到两分钟……
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3月15日恩格斯写给弗 阿 左尔格的信:
“……六个星期以来,每天早晨当我走到拐角的时候,我总是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看看窗帘是不是放下来了。……医术或许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对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到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位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增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3发现人类的发展规律
4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5其它领域独到的发现
7宣传 组织
6对科学理论的态度和认识
巨大贡献
2
深远影响
8
敌人恨他
人民爱他
9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1逝世情况
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恩格斯
我是世界公民
——马克思
艰难的人生旅途
40年的流亡生活
40年的拼命工作
40年的贫困牺牲
伟大的友谊
“友谊”的真谛
就像那层层彩云,不绚丽
却也厚重;
也像淡淡沉香,
不浓烈,
却也清雅;
又如细细流水,
不庞大,
却也悠远
…
伟大的友谊
“友谊”的真谛
就像那层层彩云,不绚丽
却也厚重;
也像淡淡沉香,
不浓烈,
却也清雅;
又如细细流水,
不庞大,
却也悠远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遇
1、 1842年11月,恩格斯前往他父亲开办在曼彻斯特的营业所,路过科伦,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见了马克思。
材料1 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次会面,由于马克思在接见恩格斯时,显得过分的矜持与冷淡,招致了血气方刚的恩格斯的不满。当恩格斯离开编辑部走到街上的时候,不由折断了父亲作为礼物刚刚送给他的那根华贵的手杖。
2、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回家,路过巴黎时第二次会见马克思,并在马克思家里住了10天,倾心交谈,对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
这次会见为他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伟大合作奠定了基础。
材料2 亲爱的卡尔·马克思,望马上回信。我还从来没有一次像在你家里度过的十天那样感到心情愉快,感到自己真正是人 。
——恩格斯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
1、 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要到马克思家里去。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3、分开后,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
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
2、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就一起到郊外散步。
马克思在一次致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是在哭还是在笑,是在睡觉还是醒着?最近三个星期,我往曼彻斯特寄了各种各样的信,却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但是我相信都寄到了。”
同样,如果有几天听不到马克思的音讯,恩格斯就会发出“连珠炮”似的追问“老摩尔,老摩尔,大胡子的老摩尔,你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听不到你一点消息?你有什么不幸,你在做什么事情?你是病了?还是陷入了你的政治经济学的深渊?……”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
4、伟大的合作——理论合作
(1)《神圣家族》(1844 )(唯物主义)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制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3)《共产党宣言》(1848) (社会科学主义)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①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
阶级伟大历史使命;
②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重要性,制
定党的策略原则;
③批判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毛泽东
“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邓小平
“记得我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 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
《共产党宣言》。”
——江泽民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知
(1) 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
(2) 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1、生活上
(1) 他们时时刻刻设法帮助对方,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
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
2、工作上
(2) 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
四、永恒的的友谊
1、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
3月17日被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
不幸的是……
1895年8月5日 ,恩格斯在伦敦逝世了……
为什么说“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恩格斯在世时,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而现在,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帮助各国工人政党,并推动成立了第二国际。同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高风亮节,照耀未来之前程
他们,以胜似大海的宽阔胸
怀热爱全人类;
他们,以犹如钢铁的坚强意志坚守理想;
他们,以无与伦比的深邃睿智洞察时代;
他们,以真诚无私的友谊感
动时人后辈;……
宋人欧阳修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之交,利寡则散”。
五、伟大的友谊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志同道合,他们的最高理想,才使得他们不顾重重磨难,依旧维持着真挚的友谊。马克思与恩格斯用他们终生的奋斗以及一生不渝的友谊向人们诠释了真正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