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并肩战斗近40年。他们一起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合作完成《资本论》。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1820~1895)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对马克思的了解,
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
对马克思的逝世,
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
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礼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讲话,表达对马克思的逝世的深切哀悼。
恩格斯
伟 大 的 友 谊
一、拼音字词
(1)不可估量( ):
(2)繁芜( )丛杂:
(3)豁( )然开朗:
(4)浅尝辄( )止:
(5)坚( )不拔:
(6)卓( )有成效:
(7)永垂不( ):
(8) 抹( )布 (9)估( )计
抹 抹( )杀 沽( )酒
拐弯抹( )角 怙( )恶不悛( )
liáng
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不可以估计。
wú
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huò
形容思路或前途忽然开朗或明朗。
zhé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
忍rěn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和信念坚定,毫不动摇。
zhuó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朽xiǔ
姓名、事迹、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mā
mǒ
mò
gū
gū
hù
quān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悼 词
演讲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文体知识
开头—述其哀
主体—赞其功
结尾—颂其德
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等。
追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并作简要的评价。
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并对参加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悼词的结构特点
三、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情况
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颂扬马克思的崇高品质
表达深切的悼念之情
1
2-7
8-9
结合悼词的结构特点,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并归纳大意。
四、文本解读
1、第2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全文的总纲,总领下文
中心句:
作用:
2、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哪些?
①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③其它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剩余价值理论
3、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实践功绩主要有哪些?
①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②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③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最伟大的贡献
(领导工人运动)
(创办革命刊物)
4、第6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中心句:
马克思的科学观——
用理论指导实践,为革命运动提供理论武器。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墓志铭
小结——结构特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科学家(3~5)
过 渡 (6)
革命家 (7)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剩 余 价 值 规 律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理论贡献
马克思的科学观
创办革命刊物
领导工人运动
创立第一国际
实践功绩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总论点(2)
对于欧美战斗
着的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
五、情感赏析
(一)感情含蓄深沉,是这篇悼词的
显著特色之一。这在第一段表现得尤
为突出,请作简要赏析。
5、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 ?
6、“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复杂感情。
(二)第8段颂扬了马克思的崇高品
质,请作简要赏析。
7、面对敌人的攻击,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体现了马克思怎样的精神品质?
比 喻
8、“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简朴的葬礼
不朽的丰碑
六、能力拓展
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
贡献,在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
涵,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为马克
思写一段颁奖词。
(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2)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4)言简意丰,自然流畅。
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
(1)
逝者如斯,万世仰戴。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一位历史性的巨人停止了生命前行的步伐,静静地,淡淡地,与世长辞。
几天后的葬礼,没有喧嚣的排场,只有11人冷冷出席的哀伤。但是,“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
这一点,在随后的时代中逐渐地被验证,被传扬。他的学说,慢慢地在社会的土壤中绽放出指引性的光芒,铿锵而富有力量。
(2)
红颜弹指老,智慧永留存。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用他对经济独特敏感的嗅觉和严谨犀利的笔锋,掀起了世界性的思想风暴。
《资本论》的横空出世,破译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密码。匕首般地刺穿了资本主义的心脏,武装了工人阶级的头脑。
经典的智慧是经得起历史的淘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才是伟人的胸怀。一代思想和革命领袖悄然陨落,大地上静默出的伤口,历史也为之扼腕叹息。尽管时间的车轮在滚滚地向前奔跑,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