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五单元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五单元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4 08: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辨 体
演讲辞
悼词
第一部分(1自然段):(述其哀)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
第二部分(2—7自然段):(赞其功)
评说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第三部分(8—9自然段): (颂其德)
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辨 体
课文的结构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识 人
他是一位科学家
他是一位革命家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发现了剩余价值
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的事业
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有哪些?请将其进行分类整理。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第7自然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3自然段之前?
不可以换
①“因为”是对前文的解释。
②理论指导实践。
③在结构上,第7段与第8段联系得更紧密
识 人
恩格斯这种严密的逻辑性在文本的语言上是如何体现的?
识 人
①文章结构清晰严谨
以第二段为总纲,展开了精辟的议论。
②使用关联词,使段落之间逻辑更严密
第4段:不仅如此
第5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第8段:正因为这样
1.文章中很多富于表现力的句子,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赏析下列句子。
析 言
再读文本,合作探究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
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
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
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③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⑤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修辞美
析 言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讳饰:指在提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忌讳、悲痛等各种原因,不方便直接提出来,而用一种隐语替代,委婉而又含蓄地说出来。
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表达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讳饰
修辞美
析 言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比喻
把剩余价值的发现比做黑暗之后猛见光明的“裕然开朗”,而先前人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只暗中摸索”。突出了发现这一理论的划时代意义。
修辞美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充分展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比喻
结构美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段承上启下,是全文的总纲。
析 言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意蕴美
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
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公
敌。这是对马克思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
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
的总结。
赏析句子的角度
析 言
小结
(1)修辞美
(2)结构美
(3)意蕴美
(4)逻辑美
(5)情感美
悟 情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恩格斯怎样的情感?
悲痛之情
惋惜之情
崇敬之情
哀而不伤
蔑视之态
振奋之感
伤痛
激励、鼓舞
写一写
株洲市南方中学《晨曦报》最
近举办了一个活动——推荐100
位“世界最伟大的人物”,马
克思就候选人之列,请你为他
写一段推荐词。
他用毕生的精力,献身给伟大的无产阶级事业;他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着整个世界。
他定义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他改变了世界人民的思维,他开创了新的世界,他为几千年来生活在最低层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逝者如斯,万世景仰。
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马克思的一生都在思考着如何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服务,并将其定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请大家阅读课后第三题的内容,思考一下:你的人生价值观是怎样的?你的职业追求目标是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
学习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