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波的形成和描述 同步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P点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Q点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M点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正方向传播
B.质点M与质点Q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同
C.在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D.,质点M的速度为0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以质点P点开始振动时为计时起点,部分波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P、Q的横坐标分别为、。若波速小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B.在到时间内,质点Q加速度逐渐增大
C.时刻,质点P可能第一次到达波谷
D.图示时刻波已经传到质点Q
3.手抓住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产生沿绳传播的机械波,改变手的振动频率,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长逐渐增大
B.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速逐渐增大
C.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速逐渐减小
D.手的振动频率在逐渐增大
4.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形成B超图像。如图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像,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1×107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25×10-7 s内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4mm
B.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4×105 m/s
C.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D.t=1.5×10-7s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
5.在静止的湖面上小明和小刚分别划着两艘小船,有一列水波从小明的船传向小刚的船,两人停止划船两船均上下浮动,某时刻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图,两船分别位于波峰P点和波谷点,P点船经5秒到波谷,则( )
A.这列波是纵波 B.这列波的波长为30m
C.这列波的波速为6m/s D.两船不可能同时位于平衡位置
6.某简谐波在t=0.2s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其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质点P在0.6s内通过的路程为30cm
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在t=1.2s时,0~5m区间内波的图像与图甲相同
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虚线为从该时刻起0.2s后的波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这列波的波速为
B.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这列波的波速为
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这列波的最大周期为0.53s
D.若这列波的波速为55m/s,则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8.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某时刻的波形图,a在正向最大位移处,b恰好处在平衡位置,经过Δt=的时间,关于a、b两个质点所通过的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a=sb
B.sa>sb
C.sa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如图(a)所示为波源的振动图象(在t=0时刻之前波源就已经开始振动了),图(b)为xy平面内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t=0时刻P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关于图(b)上x=0.4m处的Q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速度最大,其大小为0.1m/s,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0到t=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cm
C.t=2s时,运动到x=0.2m处
D.t=3s时,加速度最大,且方向向下
10.如图甲所示,时,一小船停在海面上的点,一块浮木漂在纵坐标的点,其后小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可知( )
A.水波的振动向轴负方向传播
B.水波波速为
C.末,小船运动到点
D.末,浮木向下运动
11.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已知介质中P质点位于波源S的右侧,,P到S的距离不超过两个波长。Q(图中未画出)质点位于波源S的左侧,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时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如图所示,当Р第一次到达波峰时,波源S也恰好到达波峰,Q恰好第二次到达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机械波在介质中的波速为
B.机械波的波长为
C.Q点到波源S的距离为
D.P与Q同时通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相同
12.战绳训练被称为身体训练的“综合训练神器”,如图所示,训练者跨步蹲,双手各正握同一材质的两绳一端,在竖直方向上下甩动,在绳子上交替做出不同的波动,其运动状态可视为简谐振动。由于初练者双手肌肉力量不一致,左手每秒抖动3下,右手每秒抖动4下,则在左、右两绳上传播的波( )
A.周期之比为3:4 B.速度之比为4:3
C.波长之比为4:3 D.振幅之比为3:4
1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各质点振动的平衡位置都在x轴上,振幅为2cm。在传播方向上有两质点a、b,在t=0时刻位移均为1cm,其中a质点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b质点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B.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C.当a质点的速度最大时,b质点的速度为零
D.当b质点的位移为2cm时,a质点的位移为cm
二、解答题
14.水面上水波的速度跟水深度有关,其关系式为v=,式中h为水的深度,g为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是某水域的剖面图,A、B两部分深度不同,图乙是从上往下俯视,O点处于两部分水面分界线上,M和N分别处在A和B两区域水面上的两点。t=0时刻O点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形成以O点为波源向左和向右传播的水波(可看作是简谐横波)。t=2.5s时O点第二次到达波峰,此时M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已知B区域水波振幅为A=5cm,水深hB=0.90m,OM间距离为4.0m,ON间距离为3.0m,g=10m/s2。求:
(1)A区域的水深hA;
(2)N点在t=3s时的振动方向及它在t=0至t=3s时间内的位移。
15.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s后的波形图。
(1)求它的可能周期;
(2)求它可能的传播速度和最小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由题知甲为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而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由乙图看出在t = 0s时Q质点向下振动,由带动法可知,是Q点右边的质点带动Q点振动,说明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
B.由甲图可知,质点M与质点Q的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所以质点M与质点Q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反的,故B错误;
C.由乙图可以看出T = 0.6s,。由甲图可看出,在时间内,质点P先向最大位移处移动,再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靠近,在这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经过平衡位置前后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路程小于一个振幅,该波的振幅为A = 10cm,所以在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小于,故C错误;
D.,t=0时质点M处于平衡状态,振动方向向上,经过,质点M向上振动到波峰位置,速度为零,故 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
时,P点又回到平衡位置,且沿轴负方向振动,由于不知道P点的起振方向,故
则该波的周期为
A.波的传播速度为
根据题意可知,波速小于,可知,取1、2时,满足题意,当取1时,波速为,当取2时,波速为,故A错误;
BCD.当取1时,该波的周期为,则P点的起振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则时,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该波由P点传到Q点所用时间为
则图示时刻波未传到质点Q,在到时间内,质点Q从平衡位置向波峰振动,则加速度逐渐增大,当取2时,该波的周期为,则P点的起振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则时,P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该波由P点传到Q点所用时间为
则图示时刻波已经传到质点Q,在到时间内,质点Q从平衡位置向波谷振动,则加速度逐渐增大,故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手的振动频率改变,绳波的波长逐渐减小,但由于传播介质不变,所以波速不变,根据
可知手的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A.波的周期为
易知1.25×10-7 s=1.25T,则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
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得该波的波长为
由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式可得
故B错误;
C.由波形图及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可知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波传播过程中,离N点的最近的波谷与N点的距离为
波谷传播到N点的时间为
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上下振动,水平传播,该波为横波,A错误。
B.波的波长为60m,B错误。
C.周期为
波速为
C正确。
D.从该时刻起,再经过 两船同时到达平衡位置,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A.由波形图可以波长是4m,振动图像可知周期是0.4s,质点P在0.6s内即 内通过路程
故A正确;
B.波的传播速度为
故B错误;
C.t=0.2s时P向下振动,根据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C错误;
D.在t=1.2s时,经过了1s,即,故0~5m区间内波的图像与图甲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AB.由题图可知波长λ=8m,设波的周期为T,当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则
解得
则这列波的波速为
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则
解得
则这列波的波速为
故AB错误;
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这列波的最大周期为
故C错误;
D.若这列波的波速为55m/s,需要满足使v的表达式中n有解,根据AB项得出的表达式可知,此时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因各个质点均做受迫振动,重复波源的振动,故振动频率、周期、振幅相同,而a正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速度为零,在时间内,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由零逐渐增大,但达不到最大速度;b正在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此时具有最大速度,在时间内,它向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故b的平均速度比a的大。a、b两个质点所通过的路程的关系是sa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由振动图象a读出周期为
由波动图象b读出波长为
则波速为
由图b看出,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但其速度大小与波速不一定相等,不一定是0.1m/s,无法求出其速度大小,A错误;
B.t=0到t=5s内,经历的时间为
Q点通过的路程是
故B正确;
C.质点Q随波做简谐运动,并不向前移动,不可能运动到x=0.2m,故C错误。
D.
质点Q到达波谷,加速度最大,方向向上,故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A.由题图乙可知,t=0时刻小船沿y轴正方向起振,则此时小船应位于波传播方向波形的下坡上,所以水波的振动向x轴正方向传播,故A错误;
B.由题图甲、乙可知波的波长和周期分别为λ=4m、T=1.2s,所以水波波速为
故B错误;
C.小船只会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故C错误;
D.t=0时刻浮木正位于波传播方向的上坡上,所以此时浮木沿y轴负方向运动,
因为
且t=0时刻浮木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所以1.5s末,浮木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
【详解】
AB.根据题意可知,P与S相距一个或两个波长,因为SP=0.8m,所以波长可能为
或
t=0时刻S振动方向向上,Q恰好第二次到达波谷,Q质点振动的时间为
所以SP间的距离有两个波长,即,可得波速为
故AB错误;
C.由上分析可得
若SQ为,则 SP间将超过两个波长,所以
故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QP相差两个半波长,所以P与Q同时通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
【详解】
A.左手每秒抖动3下,右手每秒抖动4下,左右手的频率之比为3:4,则左右绳的周期之比为4:3,故A错误;
B.因为两绳是同一材质,由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所以左右绳的波速之比为1:1;故B错误;
C.由
可知左右绳的波长之比为4:3,故C正确;
D.由于未知左右手甩动的幅度,无法判断两振幅之比,故D错误。
故选C。
13.AD
【解析】
【详解】
A.由简谐运动加速度为
可知,t=0时刻,a、b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A正确;
B.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不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B错误;
C.当a质点回到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时,此时b质点还没有到达波峰,速度不为零,C错误;
D.根据题意即平移法可知,b质点的位移为时,波向右传播了2cm,则此时a质点的位移与t=0时刻处质点所对应的位移相同,即,D正确。
故选AD。
14.(1)0.40m;(2)向上振动,0
【解析】
【详解】
(1)对O点的振动分析,可得
则
T=2s
对M点的振动分析,知A区域水波波长
λA=OM=4m
则有
vA==2m/s
由v=,代入数据求得
hA=0.40m
(2)由v=,代入数据求得
vB=3m/s
则
λB=vBT=6m
波传到N点的时间
所以t=3s时,N点刚好完成一个全振动,可知其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位移为0。
15.(1)或(2)或,最小为
【解析】
【详解】
(1)波向左传播时,根据光的平移法和波的周期性得
解得
波向右传播时
解得
(2)该波的波长为
波向左传播时,波速为
波向右传播时,波速为
由分析可知,当波向右传播时,且n=0时波速最小,即: 。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