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虞美人》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虞美人》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5 15: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虞美人作者:李煜走近李煜作者:李煜
字:重光
生年:937年7月初7
卒年:978年7月初7
朝代:南唐
身份:国主、词人绝代词人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在政治上,他是颓唐的,无能的,以致最后国破而家亡。但他在文艺上,却是经史诗文样样通晓,擅长书画,对音律有独特的感悟,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
现存词四十四首,以降宋被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香艳缠绵,后期则充满亡国之恨,他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宋太宗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走进课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感知意境 分析课文
1.词作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愁:
几多愁? 一江春水
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月:思念故乡,怀念亲人(象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其他意象象征意义:木,柳,长亭,雁,莲,菊等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名句赏析愁比喻,夸张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
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愁一字一泪
泣血以歌
   所有具有深悲剧痛的人都怕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都可能因愁苦不堪而容颜憔悴……尽管他们与李煜的愁思未必相同,但都可能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悲愁心态 。
   《虞美人》正是真实形象的写出这些人的感情痛苦,从而撼人心魄,传诵千古。  今天的读者并无李煜那样的遭遇,为何也能被他的词感动?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多愁文人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的。拓展延伸课堂练笔你能不能用一句话
写出你的忧愁? 李煜的这首词字字血泪,发自内心,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课堂总结虞美人 魂归江南---祭李煜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梧桐寂寞秋风舞,
竟惹群芳妒。
  问君何以恁风华?
  却道重生不入帝王家。
  远来巷外蹄声寂,
可是离别意?
  莫知归去几多欢,
  一路放歌纵酒过江南。1.背诵课文。
2.在李煜的创作中,浸染着这种泣血之愁的词作还有很多,请就你最喜欢的一首试加赏析。(参考篇目《相见欢》《长相思》《乌夜啼 》《清平乐 》《浪淘沙》)
作业布置谢谢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