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第3课《日食》(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第3课《日食》(一课一练)教科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04 22: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第3课《日食》(一课一练)教科版 含答案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小科观察到了一次日全食的过程,拍下了几张典型的照片。请按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给照片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④③
(2)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昼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一般为农历的( )。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3)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地球一太阳一月球 B.地球一月球一太阳
C.月球一地球一太阳 D.月球一太阳一地球
(4)我们用蓝、黄、红三色纸片代表地、月、日研究日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演示实验
C.模拟实验 D.观察实验
2.填空题。
(1)金星凌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此现象产生时____________运动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中间。
(2)日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如图为____________。
(3)在模拟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时,我们用____________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____________代表月球。
(4)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____________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所以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完全看不到,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3.某同学在演示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大球代表____________,小球代表____________,眼睛代表____________。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______。
(3)当小球沿2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测到____________。
(4)当小球沿1或3方向移动时可以观测到____________。
培优训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的夏至日(6月21日)上演日环食天象。此次日环食带穿过我国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环食带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在环食带中心线附近,食分(月亮遮住太阳直径的比例)大多在0.99以上,太阳几乎全部被月亮挡住。我国境内环食带之外的地区,可以看见日偏食,且食分较大:新疆地区偏食食分普遍在0.5以上,偏食食分最小的黑龙江漠河,食分也有0.21。
(1)6月21日发生日食,那么这天应该是我国农历的____________。
(2)请将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下表是日环食带地区,日食开始的时间:
地点 西藏阿里 四川乐山 贵州铜仁 湖南郴州 江西赣州 福建厦门 台湾嘉义
初亏 13:13 14:00 14:19 14:32 14:35 14:43 14:49
(3)从上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日食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看到日食的先后次序是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4)请你简单解释先后次序的原因,并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D (2)A (3)B (4)C
2.(1)太阳 地球 金星 金星 太阳 地球 (2)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日全食
(3)手电筒 乒乓球 (4)月球 日食
3.(1)太阳 月亮 地球 (2)日环食 (3)日全食 (4)日偏食
4.(1)初一
(2)
(3)西 东 (4)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