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音乐 第5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 音乐 第5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04 14: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实录
本课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低年级的特点,音像结合,视听结合,创设学习意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玩中学、在玩中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教学内容分析:
一、作品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
《勇敢的鄂伦春》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首演唱曲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让学生感受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有一种亲切感,向人们诉说着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日夜着巡逻、守护山林,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这首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音乐及相关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并能够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二、作品的结构分析: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歌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骑马挎枪护山林的威武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
三、音乐与相关文化内容:
《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伊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原以打猎为生,性格剽悍,能歌善舞。 “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上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一年级音乐教学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并不多,只是感受音的长短,音的强弱,但是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孩子领入学习的阵地,至关重要,因此,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把知识融入到娱乐中,把知识融入到体验中,把知识融入到情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课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歌曲,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接触了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歌曲,如:南方歌曲的欢快活泼的特点,南方少数民族的相关文化,学生较感兴趣,本节教学内容,是少数民族歌曲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接触并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豪放热烈的特点及北方文化的特点。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采取聆听感悟,自主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方式。
1、感悟歌曲,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老师不做繁琐的分析,而是在学生学唱歌曲过程中渗透两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边唱歌边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探究,自悟自得。
2、巧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对鄂伦春民族不熟悉。因此,适时适度的开发与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而且还能化难为易,使学生的认识有所提升。通过观看影像、图画,让学生感受北方鄂伦春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结合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唱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加入打击乐器及舞蹈,丰富歌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法让学生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特点。
2、通过模仿法增强学生对鄂伦春族音乐的了解。
教学重点: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并能用简单律动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聆听音乐。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咱们来听听。
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勇敢的鄂伦春》(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这首歌。
2、我们再仔细的听一听,你从歌里都听到了什么?
生:山、森林、骏马、枪……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
二、新授:
(一)、以景带情,渗透歌曲旋律。
1、那高高的兴安岭是什么样的呢?咱们来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歌曲旋律)。
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就是我国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那里有无边的森林,还有很多珍奇异兽。勇敢、淳朴的鄂伦春人就生活在那里。
2、下面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回味一下刚才美丽的画面。
3、大兴安岭的早晨静悄悄的,从远处传来了美妙的声音,我们用哼鸣轻声的哼唱一遍。
4、我们随着音乐用u唱一遍。用你最轻、最柔、最好听的声音唱一唱。(师打旋律线)
师:真好听同学们的声音把老师带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
(二)、以响舌、打击乐熟悉歌曲节拍。
1、师: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上,没有宽宽的公路,只有弯曲的小路和高高的山林,你们猜鄂伦春人会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
2、师:我们在音乐里找一找是什么?你听到什么了?
生:(马蹄声)
3、怎样模仿马蹄声?你们听(响舌)来跟老师学学骑马。(边打响舌,边渗透骑马的动作)。
4、什么乐器还可以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双响筒)
5、师生配合打节奏。(播放伴奏音乐)
6、伴奏第二遍师读歌词。
(三)、根据歌曲旋律读歌词。
1、随音乐做动作,老师刚才读的是这首歌的歌词。《勇敢的鄂伦春》
2、(老师打节奏领读歌词)最后一句字有点多,(老师示范最后一句,试一下)你们认的字真多。
3、我们完整的来读一遍,(打断一下,你的声音能像你的小手一样很有弹性吗?)真厉害,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歌词。
4、老师都想唱唱了。(老师范唱加动作)
(四)、初学歌曲
1、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唱歌词(速度放慢),师伴奏弹唱。
2、唱的真不错,我们再来唱一遍(高兴一些)。
3、轻声地来唱一遍。(我们骑着马唱怎么样?)
4、我们随着音乐来唱一遍(音乐速度有点快,还有马蹄的声音)。
5、我们再来听一遍范唱,听听歌曲是从那里开始的。(看老师手势)
6、你能骑马唱歌吗?心情怎么样?(高兴)
7、男女生分唱。
(五)、歌曲处理及拓展。
1、理解歌曲情绪再唱歌曲,教师伴奏。
师:勇敢的鄂伦春人原来以打猎为生,但近来随着人们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勇敢的鄂伦春人就不再打猎了,而是翻山越岭日夜巡逻于山林间,负责保护森林,保护国家的财产,被人们称为“森林的王者”。他们多自豪呀!
师: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
生:自豪。
师:咱们就模仿鄂伦春小朋友唱一唱这首歌,体会一下鄂伦春小朋友的勇敢和机智。(最后一个乐曲突出自豪感)
师:唱的真棒,从同学们的歌曲中老师听出了鄂伦春小朋友的的勇敢和机智。
2、同学们一定很聪明,我们为歌曲配上打击乐,谁模仿的最好,双响筒自己就会去找你了。
3、我们换种方式唱一唱:
第一句速度放慢,表现了大森林的辽阔。
第二句唱的肯定一些,表现了鄂伦春人的骄傲与自豪。
第三句速度逐渐加快,表现了鄂伦春人的勇敢与机智.(听听老师的)
4、同学们试试。(师伴奏)
5、师:鄂伦春小朋友想用鄂伦春语唱一唱这首歌。咱们听听
6、你们想不想学鄂伦春语?
xīnàyé:表达了鄂伦春小朋友高兴、快乐的心情。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说xīnàyé,试一试,亲切一点儿和鄂伦春小朋友打声招呼。
7、下面我们用歌声和鄂伦春小朋友传递一下我们高兴地心情。(听范唱,师示范加上xīnàyé)
8、我来唱歌你们随着我的歌声来加上xīnàyé,试一试。(注意看老师的手势)
9、分组配合。你们能骑着马唱歌吗?
同学们你们太了不起了,真棒!
二、进一步了解鄂伦春族
鄂伦春小朋友听到我们快乐的歌声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家乡看一看。
1.展示多媒体图片,了解鄂伦春人的生活。
①孢子头做的帽子,猎人带这种帽子,可以抵挡寒风,还可以伪装身体去捕捉猎物。
②过去的鄂伦春人以打猎为生,这样的房子方便拆迁和搭建。
③鄂伦春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呢!
三、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师:你想不想像他们那样,也骑上高头大马,神气巡逻呢?下面老师就教大家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鄂伦春人。
1、师边唱,边跳。
①第一个八拍:前四拍,左弓步压手腕从左上到下,后四拍,右弓步压手腕从下到右上。
②第二个八拍:前四拍,向前左右交替送肩,后四拍,向后左右交替送肩。
③第三个八拍:前四拍,左手叉腰,右手做骑马动作。后四拍,从右向左做举枪瞄准动作。
④第四个八拍:前四拍,跑跳步双手做骑马动作,后四拍,从右后方向前转身做抱枪动作。
2、同学们试试。(师指导)
3、我们边唱边跳。
四、下课:
师:同学们,你们瞧,猎人叔叔巡逻回来了,我们骑着马儿,唱着歌一起回家吧。
教学反思:
《勇敢的鄂伦春》一课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歌词简练,情绪豪放,具有浓郁的鄂伦春民族的风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那活泼跳动的节奏犹如一匹匹骏马奔驰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上,表现出了鄂伦春族少年在守护山林时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在教学中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了解鄂伦春这个民族,并明白他们保山护林的重要性。
一、成功之处: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整堂课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每一环节都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导入过程中,通过欣赏图片、熟悉歌曲旋律、读歌词、律动表演等各种途径,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了较深层次的学习,并且体会了歌曲的独特风格。在律动环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为歌曲伴舞,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并表现音乐。
二、有待提高之处
1、学生的音准不够好,在练声时出现了几处音高不准的地方,需要在平时上课时多注意、多练习,并引导学生学会听钢琴,用钢琴对比音准的正确性。
2,律动环节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太小。律动环节中教师的主导能力太强,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太少,应让学生自己创编律动。
3,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学生的感受,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学生体验过的东西,印象才更深刻。
4、课堂调控有待提高。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坐在两边的学生;在律动时没能顾及后排个别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仅注重全局,而且不忽视小细节。
总之,这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还需要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孩子们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