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二单元《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品味精彩语句,调动想象,体会文中乐观昂扬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教学重点】
把握抒情方式,体会领悟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涵泳品味景物描写语段,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过程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二)作者介绍: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说明:导入的目的是扣住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要让学生对“红军翻阅了一座怎样的山”“红军是如何翻阅大山的”产生好奇,从而为下面的自主阅读做铺垫。)
二、圈点勾画 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说明: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指导学生要多观察问题和文章的首尾段。)
预设: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二)交流互动
1.了解老山界
翻越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万水千山”中的一个,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一提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书本中查找信息,圈点勾画出来,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老山界。
预设:第一座难走的山,30里高, 陡峭 山高路远。越城岭
2.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红军战士又是怎么翻越的呢?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
(说明: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根据时间和地点的线索,梳理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所以提醒学生要边读边勾画出标明时间、地点的文字,概括其时其地发生的事情)
预设:
(投影展示)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沟—山脚
天黑后至黎明前 山脚—山腰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雷公岩—山顶
登上山顶以后 山顶—山下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远征难”,翻越老山界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预设: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4.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画、概括)。
预设: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5.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预设:
1.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2.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说明: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在这个学习环节中,学生用学习中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本环节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有目的圈点勾画重点内容。)
三、学做批注 揣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乐观的红军战士眼中,老山界上的景色也别具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批注的方式,深入思考,精读课文。
(一)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部分。
预设:
1.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的上去”一段。)
2.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然醒来”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得透底”。)
(二)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堂课主要运用的几种批注形式,教师展示文章第一处景物描写的批注。
批注的内容包括:
1. 扣词语: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2. 抓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找角度:从哪一角度表现的。
4. 析内容:表现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5. 悟情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一段景物描写批注示例:
1.“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
2.“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
(说明:老师示范的批注,既有形式上的示范,也有内容上的启发。)
(三)精读第二处景物描写,学生批注重点语段并展示交流
1.齐读第23段,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预设:露宿山腰的所见所闻 。
2.“见”写了哪些景物?给人什么感受?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
预设:星星、山峰、四周的山、(身边的战友);高峻奇伟(行军生活艰苦);由上及下,由远及近;比喻。
3.预设:重点批注交流展示
①“闻”突出了夜晚山中“寂静”,以声写静的手法,写一个极度疲劳的人冻醒后又欲入睡,在恍惚迷离中听到的难以名状的声音。
②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烘托环境的寂静,显示出声响的起伏变幻。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红军夜宿的艰苦,又不失乐观的情趣。 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之深、景之美,山势的高峻。(景物特点)突出了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人物精神)
④“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和连绵。有力地突出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精神。
4.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预设: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说明: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也是精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精读文章的精彩段落。学生先自主思考,对重点语段做批注,然后再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批注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时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学生可以用批注记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进一步感受革命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四)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预设: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说明:文章三处描写景物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表现人物心情和精神,丰富文章的主题思想。本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透过生动的描写,体会革命者昂扬的革命情怀。)
四、揣摩语句,理解疑难
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2.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
3作者在文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
1.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知道经过的队伍是红军,以为是以前那样的部队,所以躲起来。
2.作者用“叹息”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军队,又用了反问的手法想象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的情绪,进一步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战,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豪情。
3.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课堂总结
(一)中心思想: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写作特点:
(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
(说明:总结全文,再次体会本文透过精到的叙事、生动的描写,张扬革命情怀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查阅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全面了解长征的过程及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红军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2.背诵“半夜醒来”景物描写的一段,学习在景物描写中表达情感的方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够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老山界
陆定一
远征难 不怕
走路难 睡觉难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吃饭难 处境难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