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波的干涉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 波的干涉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4 13: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波的干涉
一、单选题
1.物体振动时,除了固有频率的基频波,还会产生频率为固有频率整数倍的倍频波。当如图所示的两种波同时在介质中传播时,物体振动形成的实际波形应为(  )
A. B.
C. D.
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B两波源分别位于x=0、x=10m处,t=0时刻起两波源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波的波长=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能发生干涉
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2∶1
C.t=7s时x=5m处质点的位移y=6cm
D.t=7s时x=5m处质点的位移y=18cm
3.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甲波沿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轴负方向传播,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频率
B.两列波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C.在时刻,处质点第一次到达处
D.两列波相遇时,处质点第一次到达处
4.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刻两列波恰好在坐标原点相遇,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甲波的频率为,则(  )
A.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均为
B.两列波叠加后,处的质点振动减弱
C.两列波叠加后,处的质点振幅为
D.两列波叠加后,介质中振动加强和减弱区域的位置稳定不变
5.如图所示,水面上有M、N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源,在水面上形成两列水波,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已知某一时刻,a点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b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则可判断c点(  )
A.一定是振动加强的点 B.一定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
C.一定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两列简谐横波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波沿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振动方向都平行于轴,则下列图片中能表示坐标原点处的质点从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的是(  )
A. B.
C. D.
7.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 )
A.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
B.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2︰3
C.平衡位置为x=6m处的质点此时刻速度为零
D.平衡位置为x=8.5m处的质点此刻位移y>20cm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时刻平静水面上的点和点受到同样的扰动开始做简谐运动,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都竖直向下,频率都为,振幅都为,将两点由于受到扰动各自形成的水波都看做简谐横波,时连线上点处的漂浮物开始振动。已知与的水平距离为,与的水平距离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至,漂浮物向一侧移动
B.时间时,漂浮物正在初位置下边竖直向上运动
C.时间后,漂浮物处于平衡位置
D.经过足够长时间,与间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其中点是振动加强点
9.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传播速度大小相同,振幅均为20cm。实线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频率为2Hz,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刻,两列波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会形成干涉图样
B.t=0时刻,在x轴的其它区域一定不会存在位移为40cm的质点
C.t=0时刻,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点位移为零
D.t=0时刻,平衡位置在x=8.5m处的质点位移为20cm
10.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说明声波也能发生衍射
D.频率不相同的两列波也能发生干涉
11.如图所示在一平静水面上建立xOy坐标系,甲、乙两波源分别在O1和O2位置先后以5Hz的频率上下振动,图中A、B为某一时刻两波刚到达的位置。波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不计。图示时刻x=0.4m处的质点沿振动方向的位移为零,速度向下。已知水波的波速为0.5m/s,振源振幅均为2cm,两波源起振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再经0.5s,两波都到达x=0.9m处
B.波源O1比O2开始振动的时间早0.4s
C.坐标O点将成为振动加强点
D.图示时刻x=0.56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
12.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简谐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某时刻两波叠加情况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M和N分别为ab和cd的中点。已知波源S1的振幅为4cm,波源S2的振幅为2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M点的振幅为6cm
B.点一直处于波谷
C.再经过半个周期,点将运动到点处
D.M点的振幅是N点的三倍
E.N点经过半个周期,路程为4cm
三、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大小均为v=5m/s,在t=0时,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2.5m处重合。则a、b两列波叠加后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产生明显的干涉现象;a波的周期为________s;a、b两列波的波源振动的频率之比为________。
14.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两端、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两列波均可看成为简谐波,振幅均为,、两点间距为,两列波从该时刻运动至相遇所用时间,则该绳波的波速是__________,、连线中点位置是振动的__________(填写“加强点”或者“减弱点”)。
四、解答题
15.如图,A、B是同一介质中的两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5 cm,频率均为f=100 Hz,当A点为波峰时,B点恰好为波谷,波速v=10 m/s,判断P点为振动加强点还是振动减弱点?
16.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 =0、x2=14m处,质点P位于x 轴上xp=4m处,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 1s,波长均为4m,波源Sl的振幅为A1 =4cm,波源S2的振幅为A3=6cm,求:
(i)求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多少?
( ii)从t=0至t=0. 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17.如图所示,在操场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10 m的圆形轨道,圆心在O处,A、B分别为圆上两点。现于A(-10 m,0)、B(10 m,0)两点分别安装了两个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振动发出简谐声波,其振动图像如下图所示。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率为v=340 m/s,两波频率均为f=68 Hz,振幅相等。试求:
(1)一同学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A点(不含A、B点),该同学有几次听不到声音及听不到声音的位置坐标;
(2)一同学从B点沿圆轨道逆时针运动半周到A点(不含A、B点),该同学听不见声音的点的位置坐标方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A
6.C
7.D
8.BC
9.BC
10.BC
11.BCD
12.ADE
13. 不能 0.5 8:5(或1.6均给分)
14. 50 减弱点
15.振动减弱点
16.(i)40m/s( ii)32cm
17.(1)x=0,±2.5m,±5m,±7.5m;(2)无,都能听见声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