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25 20:2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材简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写的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亲生儿子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噩耗后,万分悲痛的心情和对儿子的深深追忆,以及他为了国家,毅然决然地做出把儿子安葬在朝鲜的决定,表达了革命领袖博大无私的胸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要以读为本,通过读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本课设计从整体入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理解课文,突出个性化理解,着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方法。 4?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5?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毛主席悲痛、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伟人的博大胸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汇报资料,激情导入 (师生共同阅读课前搜集到的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同学们,50多年前,美国政府派兵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有12万志愿军战士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读,如轻声读、大声读等) 2?同桌互相朗读,帮助对方纠正错误的读音。(两人一组,互相纠正) 3?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多名同学分自然段读) 4?汇报读书收获(读了文章,你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毛主席在电文稿中的批语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同学们,中国人最讲究“魂归故里”,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抉择呢?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毛主席的痛苦心情?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一)研读课文、品悟情感。 1.默读课文,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语句。 2?合作交流,汇报自己画出的受感动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适当予以点拨)。随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预设: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在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哪一次分离,小岸英不都是活蹦欢跳地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岸英!岸英!”主席用手指夹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喃喃”一词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体会到什么? (4)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眷恋的深情。 “眷恋”是什么意思?又能感受到什么? (5)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名,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阵,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踌躇是什么意思?主席在踌躇些什么?你能替他想想吗? (6)“活着的儿子再不能见到,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消失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看一眼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见吧。” 对毛主席的两个想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真情朗读、体验语感。 (1)自由练读使你深受感动的段落,要把人物的感情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对人物思想表达的怎么样? (3)抓住重点体验语感。毛主席的两个想法应该怎样读呢?练习读、指名读第8自然段,教师做相应指导。 (三)交流感受,发展语言。 通过朗读,对毛泽东主席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理解的?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四)深化感悟、升华情感。 1?齐读最后一段: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可以想象,这一夜对主席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主席是平凡的,失去爱子,他也痛苦、伤心,但是,他又是伟大的,因为他拥有我们常人难有的广博胸怀。教师随机板书。(“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作者运用细腻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毛主席悲痛、矛盾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大家把这些语句再读一读,进一步体会这位伟人的博大胸怀。 3?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从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时,他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深情地朗读一遍课文,再一次去体会毛泽东主席那博大的胸怀和伟人风范吧!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和一部电影《毛泽东的故事》,看过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观后感。 第2课时 一、深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好吗?(多媒体出示,配乐)毛泽东 艾青 毛泽东在哪儿出现, 哪儿就沸腾着鼓掌声; “人民的领袖”不是一句空虚的颂词, 他以对人民的爱博得人民的信仰; 他生根于古老而庞大的中国, 把历史的重载驮在自己的身上; 他的脸常覆盖着忧愁, 眼瞳里映着人民的苦难; 是政论家、诗人、军事指挥者, 革命——以行动实践着思想; 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概括, 一手推开仇敌,一手包进更多的朋友; “集中”是他的天才的战略—— 把最大的力量压向敌人; 一个新的口号决定一个新的方向: “一切都为了法西斯主义之死亡。”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无私的伟人,才有了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正是因为有了这位伟大的领袖,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篇课文吧,再一次感受这位伟大领袖的情怀。 二、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读读文后的生字,看看通过上一节的阅读,这些字你都认识了吗? 2?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组内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3?当众交流记忆生字方法,互相启发提高识字效率。 4?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屏幕出示课后要求会写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写每个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作补充,强调书写其中难、繁字的注意事项。 4?教师有选择地指导书写:轰、荣、凑、枕。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