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
0
2
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加法运算定律(三)(例4)
—— 连减的简便运算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连减的简便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在计算和解决连减问题中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感受数学运算的魅力。
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这本书一共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 - 66
- 34
- 66
234 - 34
234 -( )
66 + 34
234页
昨天看
66页
今天看
34页
还剩 页
①
②
③
这本书一共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 - 66
- 34
- 66
234 - 34
234 -( )
66 + 34
①
②
③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 200 - 66
234 -(66 + 34)
234 - 34 - 66
= 234 - 100
234 - 66 - 34
= 168 - 34
= 134(页)
= 134(页)
= 134(页)
①:
②:
③:
234 -(66 + 34)
234 - 66 - 34
( )
= 168 - 34
= 234 - 100
= 134(页)
= 134(页)
相同点:三个数都相同,计算结果一样。
不同点: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①:
②:
比较方法①和方法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34 - 66 - 34
234 - (66 + 34)
=
11 - 5 - 3
11 - (5 + 3)
=
5.7 - 1.4 - 1.6
5.7 - (1.4 + 1.6)
=
=
8
7
8
1
8
3
-
-
+ )
8
7
8
1
8
3
- (
减法的性质:
3
3
2.7
2.7
8
3
8
3
18 - 9 - 1
18 - (9 - 1)
≠
40 - 7 - 3
40 - 7 + 3
≠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减法的性质:
=
234 - 66 - 34
234 - (66 + 34)
11 - 5 - 3
11 - (5 + 3)
=
5.7 - 1.4 - 1.6
5.7 - (1.4 + 1.6)
=
=
8
7
8
1
8
3
-
-
+ )
8
7
8
1
8
3
- (
(9 + 1)
(7 + 3)
a - b - c
a - (b + c)
=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减法的性质:
=
234 - 66 - 34
234 - (66 + 34)
11 - 5 - 3
11 - (5 + 3)
=
5.7 - 1.4 - 1.6
5.7 - (1.4 + 1.6)
=
=
8
7
8
1
8
3
-
-
+ )
8
7
8
1
8
3
- (
2.1 - 0.5 - 1.1
2.1 - 1.1 - 0.5
234 - 34 - 66
①:
③:
234 - 66 - 34
= 168 - 34
= 134(页)
比较方法①和方法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200 - 66
= 134(页)
=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a - b - c = a - c - b
=
=
9
7
9
1
9
2
-
-
9
7
9
2
9
1
-
-
0.5
0.5
9
4
9
4
相同点:三个数都相同,运算符号相同,计算结果一样。
不同点:减数的位置不同。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
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a-b-c=a-(b+c)
a-b-c=a-c-b
1500 - 28 - 272 = -(28 ○ 272)
1500
868 - 52 - 48 = 868 ○(52 + )
-
一、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700 -(35 + 65) = 700 ○ 35 ○ 65
- -
a - (b + c) = a ○ b ○ c
-
48
+
-
课堂练习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28 - 53 - 47
487 - 187 - 139 - 61
545 - 167 - 145
169 - 25 - 25 - 50
课堂练习
= 400 - 167
= 545 - 145 - 167
= 528 - 100
= 528 -(53 + 47)
528 - 53 - 47
545 - 167 - 145
545 -(167 + 145)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428
= 233
课堂练习
= 300 -(139 + 61)
= 300 - 200
= 300 - 139 - 61
487 - 187 - 139 - 61
169 - 25 - 25 - 50
= 169 - 100
= 69
= 169 -(25 + 25 + 50)
= 100
课堂练习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课堂总结
连减的简便运算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a-b-c=a-(b+c)
a-b-c=a-c-b
课后作业:书本第22页“练习六”第1题。
谢谢观看
《加法运算定律(三)(例4)
—— 连减的简便运算》答疑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 = a-(b+c)
a-b-c = a-c-b
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
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137 - 37 - 56
= 100 - 56
= 44
(1)137 -(56 + 37)
(1)137 -(56 + 37)
= 137 - 93
= 44
= 137 - 56 - 37
减法的性质
(2)268 - 55 + 45
(2) 268 - 55 + 45
268 -(55 + 45)
×
= 213 + 45
= 258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68 - 55 - 45
减法的性质
运算符号
数据的特点
=
谢谢观看加法运算定律(三)(例 4)
—— 连减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连减的简便运算》(教科 书 P21 例 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四则混合运算、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 习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材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 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 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在教学 中,力求把连减的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
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前三个例题中,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些经 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的认知基础。通过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与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和 算法的多样性,学生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为后面学习连除的简便计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连减的简便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在计算和解决连减问题中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感受数
学运算的魅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
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科书 P21 例 4 的主题图
二、探究规律
1.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尝试解决问题。
(1)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 呈现三种不同的方法。
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100
=134(页)
234-34-66
=200-66
=134(页)
3.讨论简便算法,总结性质。
(1) 比较异同,发现规律。
(2) 举例验证。
(3) 小结:
①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就是减法的性质。a-b -c=a-(b+c)
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a - b
- c = a - c - b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 52+ )
1500-28-272= - (28○272)
700- (35+65)=700○35○65
a-(b + c) =a○b○c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28-53-47 545-167-145
169-25-25-50 487-187-139-61
四、课堂总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减的简便运算》,大家的表现都很棒! 在计算的时候, 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希望
今天学的知识,能提高同学们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 22 页“练习六”第 1 题。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加法运算定律(三)(例 4)
—— 《连减的简便运算》 答疑
答疑环节: 如何根据数字的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 题组内容: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 137-( 56+37)
(2) 268-55+45
老师答疑:
一、回顾:
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减的简便运算》,我们已经知道: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4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c -b=a- (b+c)
二、探究
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的减数 a -c -b=a-c-b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根据数字的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减法的性 质?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 137-( 56+37)
=137-56-37 减法性质
=137-37-56
=100-56
=44
师: 先看第 1 题:137-(56+37),这道题目有小括号,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而小括号里面的 56+37 不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所以不能使计 算简便。
师: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 137-(56+37) 的数据有特点,137 和 37 有相同部分, 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等于 137-56 -37。再观察,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
数,等于 137-37-56,137-37 等于 100,刚好凑成整百数,这样计算才简便,结 果等于 44。
师: 同学们,当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如果被减数和这两个数有相同部分, 那么我们可以把原式变为连减后再计算。
(2) 268-55+45
师: 请同学们观察第 2 题,268-55+45
师: 有的同学受“凑整”的影响,看到 55 和 45,马上想到相加凑成整百数,所
以会这样算: 268-(55+45) 根据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连续 减去这两个数,268-(55+45) 变成了 268-55-45,变成了连减。而我们的原式并
不是连减,所以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师: 这道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有同学发现,只能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 同学们,我们在运用减法的性质的时候,不但要关注数据特点,还要关注 运算符号。
师: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答疑环节到此结束,再见!
5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