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04 17: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荔湾 03-4508《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 56 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 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 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能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及会求小数的近似数。通过整理和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大部 分知识的系统整理,巩固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沟通小数和整数知识间的 联系。在讨论交流、归纳整理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习经验的形 成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学情分析: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节课主要是沟通 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突出整体性, 加强归纳整理方法的引导, 让学生在梳理知识 的同时, 促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为今后学校小数加减法、 乘除法等相关知识打 下扎实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感悟整数和小数之间 的联系。
2.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提高归纳、概括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沟通整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在回顾对比中沟通联系
1.系统整理本单元学过的知识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 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 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等。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小数的意义: 完成第 56 页第 1 题
(1)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小数,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都可以用 小数表示;
(2) 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表示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十。
3.沟通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出示数位顺序表,写出小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 数 点 小数部分
数 位 …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位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万 分 位 …
计 数 单 位 … 万 千 百 十 一 (个)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万 分 之 一 …
明确整数和小数都是十进制计数法,哪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
数单位。
4.把小数从大到小把排列起来,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5.归纳小结: 整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
二、在比较大小中对比分析:
1.完成第 56 页第 3 题:下面各数和 3.54 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3.54、0.354、35.4、0.0354、3540
2
(1) 观察,这几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这几个数的数字 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他们的大小也不同。
(2) 通过对比,复习巩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小结: 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左移变小,右移变大。
三、在解决问题中融会贯通: 1.单位换算: 完成 57 页第 3 题
小结: 单位换算的方法: 明方向、确进率、移小数点。灵活运用小数点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学习就会融会贯通。
2.求近似数: 完成 56 页第 4 题
小结: 改写和求近似数是不同的,改写是没有改变数的大小,改变的仅是计 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所以用“=”连接,而求近似数是按四舍五入的方法, 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用“≈”连接。这和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是一样 的。在大数的读写中,常常使用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更方便。
四、在综合练习中达标检测
1.独立完成 58 页第 5 题和第 6 题。
2.反馈小结。
五、在课堂总结中深化提升
本节课我们通过举例说明、对比分析、综合练习等系统整理和复习了小数的 意义和性质。在复习中我们知道了小数和整数有很多相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 因为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多,要理解概念,在解决问题中认真审题,全面分 析、掌握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六、布置作业
1. 复习本单元知识。
2. 完成数学书第 57 页第 4 题和第 58 页第 7、8 题。
答疑环节
1.数学书本第 58 页第 7 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疑难点: 不同单位的两个数比较,而且存在未知数,答案不唯一。 答疑:
3
0. 4m>14cm: 第一小题,把 14cm 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 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0.14m ,左边的数要 比右边的数大, 里可以填 2 和 2 以上的数。2-9 都可以。
1g<0.018kg: 第二小题,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把 0.018 千克 化成以克作单位,由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乘进率 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 三位结果是 18g,所以里填比 8 小的数就行,0-7 都可以。
694cm>6. 8m: 第三小题,694 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由低级单位改写 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94 厘米是 6.94 米,所以 里填 8 和 8 以下的数,0-8 都可以。
12. 3km2>1252 公顷: 第四小题,把 1252 公顷改写成以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 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 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12.52 公顷,所以里填 5 和 5 以上的数,5-9 都可以。
这里每道题都有不同的答案,涉及了小数大小比较和改写等知识。
2. 第 58 页第 8 题:
疑难点: 单位不一致,两个量的关系容易混淆,可用多种方法解决。 答疑:
把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列出来。
已知: 100kg 大豆可以榨出 13kg 豆油。
要求: 1t 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方法一: 1t 就是 1000 千克,100kg 扩大 10 倍是 1t,因此,要求 1t 大豆可 以榨出多少豆油,就把 13kg 同样扩大 10 倍,列式是 13×10 等于 130kg,但问 题的单位是“吨”要把 130kg 改写成以吨为单位,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 1000, 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 0.13 吨。
方法二: 已知信息中都是以千克作为单位,问题中都是以吨为单位,100kg 大豆可以榨出 13kg 豆油,也就是 100t 大豆可以榨出 13t豆油。我们可以这样想, 每吨的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就是求每份数,用除法计算,列式是 13÷ 100=0.13,这里的“一份”是一吨,因此单位名称是“吨”。 所以,1 吨的大豆 可以榨出 0.13 吨豆油。两种方法的答案是一样的,他们都用到了小数点位置移
4
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