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解析)期中复习2021-2022学年下学期北京各地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解析)期中复习2021-2022学年下学期北京各地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4 22: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9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的是
A.河南汝窑 B.河北定窑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2.(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宋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市舶司 C.通判 D.广州十三行
3.(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七年级期中)宋代诗人范成大描绘当时的田园生话,农民种植蔬菜后,“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沾酒归”村中“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以上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垦田面积扩大 B.耕作技术提高
C.农村商业状况 D.农业工具改进
4.(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6.(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七年级期中)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大运河的开通 D.纸币的发行
7.(2021·北京延庆·七年级期中)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指出:宋代“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 。宋代纸钞最早出现在
A.开封 B.四川 C.临安 D.广州
8.(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 D.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9.(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七年级期中)“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10.(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七年级期中)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1.(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图表,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南方人口总数多于北方 B.南方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北方先进技术传入南方
12.(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七年级期中)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13.(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七年级期中)小王同学为写论文在网络上搜集到如下资料。根据资料内容推断他想要写的论文应是( )
A.《论两宋水利事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确立》
B.《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影响》
C.《论两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D.《随唐经济重心南移与江南造船业的发展分布研究》
14.(2021·北京·北师大大兴附中七年级期中)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下列措施体现此思想的有(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15.(2021·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6.(2021·北京延庆·七年级期中)“1137年,宋高宗在上谕中说:市舶收人特别多,如果管理得当,一年起码是上百万,难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吗?1146年,他又在上谕中强调: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应当依照惯例,大力招商、发展贸易。”这说明宋朝( )
A.重视发展农业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鼓励海外贸易 D.顺应人口南迁浪潮
17.(2021·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18.(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19.(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0.(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 D.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二、综合题
21.(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七年级期中)文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雁塔题名”大约是开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的一种社会习俗,《唐国史补》中纪录,学子们在杏园宴后,皆于慈思寺塔下题名,从此“雁塔题名”成为一代代士人学子心中向往之幸事。
——摘编自罗小红《唐“雁塔题名”考述》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雁塔题名这一习俗相关的制度。结合所学,说说该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 一个地区经济文化越发达,进士人数就越多。北宋没有地域名额的限定,完全按才能录取。因此,北宋所录取的进士里,其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欧阳修言:“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而西北进士得少。
——摘编自刘俊丽《宋诗作者队伍的定量分析》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录取进士地域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2.(2021·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七年级期中)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 唐朝前期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地方是西市,西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而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政府监督管理市场的机构一市署,在西市的正中心,四周还有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
——摘编自张传组《简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图文资料,完成填空,写出唐朝长安城西市中“市署”的位置(写图中的序号)。
材料二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州语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奇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714年,唐朝已在广州开始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一一市舶司。对外商取积极的奖励政策,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唐朝政府努力发展丝织、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唐朝的对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很重视市舶收入。
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多地设市舶司。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最重要商品,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摘编自《中国文化史新论》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变化。
23.(2021·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城市是文明发展的标志,唐宋时期我国已经有闻名世界的大城市,探究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面的《唐朝长安平面图》回答问题。
(1)长安城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长安城有哪些异域元素,它们各自反映出怎样的历史现象?请你举例说明。
材料二 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最大的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僧侣聚集在这里,使长安成为各种文化展示和融合的舞台。由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政治观念淡薄,接踵而来的外国使者在唐朝受到特别优待。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曾诏令“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考古发现唐朝章怀太子李贤的墓中有两幅《客使图》壁画,每幅都有服饰相同、举止稳重的三个迎接外国来宾的鸿胪寺外交官,另外还有着装各异、面目奇特的东罗马、高丽、靺鞨、高昌、吐蕃、大食等地的客使。从朝廷接待外国使者的大明宫麟德殿基址看来,整齐的柱础和宽阔的开间,体现出当年宫殿的庄严豪华,这里曾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
——摘编自袁行需主编《中华文明史》
(2)请概括材料二中长安城中的历史现象,据此分析唐朝对外政策呈现什么特点?
材料三 观察下面的《北宋东京(开封)平面图》回答问题。
(3)和唐长安城比较,北宋东京(开封)城市布局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对《南宋社会生活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你举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24.(2021·北京延庆·七年级期中)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通过这些交通路线,唐朝与多个地区建立了联系,其中②地为朝鲜半岛,说出上图中①、③分别代表哪个地区?请举出唐朝时期与这两个地区进行交流的事例。
材料二 唐朝时,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等。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结合材料一、二,说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概括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中国对外交通的不同特点。
材料四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朝中期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使得中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以往几代穆斯林商人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在此后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由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
(4)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发达的中外交通路线对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起到什么作用。
25.(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宋朝是一个重要的王朝。七年级同学以“宋朝的经济和政治”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 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宋淳化二年(991),赵安易去蜀地,见“市罗一匹,为钱二万”,按照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铁钱数量计算,这二万文铁钱大约重120斤。材料三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宋朝时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北宋时期南北方的人口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解决材料二中铁钱的弊端,“蜀地”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归纳材料三反映的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
(4)材料四反映了宋朝实行的治国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26.(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亲点媒,和亲赴逻些。传播中原技,汉藏情意多。应邀赴日传佛法,六次东渡毅力坚。十年不懈传文化,设计佛殿成国宝。历经艰险求佛法,西游天竺美名传。历尽心血成典籍,佛学史学共珍藏。
(1)说说上述材料分别评述了唐朝哪些人物?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2007年12月,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古沉船成功被打捞出来,经过考古研究发现,这是一艘八百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的宋代商船。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2)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结合《宋代海外贸易路线图》,完成下列表格。
对“南海一号”古沉船的猜想
从哪里出发
远洋贸易应具备哪些条件
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27.(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人治史,常是“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也要结合地图,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观察下列两幅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1)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他的家乡所处地域在图1、图2中各属于哪个政权管辖?
材料一 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的。
(2)材料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材料中说“宋朝缺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材料二 真宗时,张咏镇①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②之法……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
——《宋史·食货志》
注:①镇:驻守;②质剂:买卖的契据。
(3)阅读史料,分析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I48529 56.8%
北宋 ll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书》
(4)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演变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被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正确;ABD不合题意,ABD错误。综上故选C。
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B正确;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A错误;通判是宋朝时期用来分权知州的机构,C错误;广州十三行是清朝闭关锁国时期留下的对外通商口岸,D错误。综上故选B。
3.C
【解析】
据材料“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可知,诗句中的“裹盐沽酒归”“行商来买茶”反映都是农村商业状况,C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内容,农村的耕地状况、耕作技术、农具方面的信息都没有提及,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C
【解析】
图中第三幅天平明显偏向“南”边,说明了此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而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完成南移的。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答案选C。
5.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A项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故A符合题意;B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置的管理澎湖和琉球的机构;C项行省是元朝设置的省级行政机构;D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由此分析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贸的发展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此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纸币的发行,故D符合题意;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都是促进隋唐商业发展的原因,不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7.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B;宋代的纸钞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与开封、临安和广州不符,排除ACD。
8.A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得到推广,所以南宋都城临安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是符合历史史实的。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不可能看到,因为回族的形成是在元朝。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不可能发生,因为郑和是明朝人。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指的是明朝八股取士的影响,故选A。
9.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材料中出现了夜市和早市,这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经商的时间和地点打破了原来的限制,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因此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宋朝,故C符合题意;汉朝、隋朝、元朝都不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
10.B
【解析】
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故选B;都护府是汉唐时期管辖西域的机构,排除A;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辖藏族地区事务的机构,排除C;理藩院是清朝时期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和外交事务的机构,排除D。
11.A
【解析】
根据题干图表“户数比例”可知,北宋时,南方人口总数多于北方,故A项正确;题干图表反映了北宋时,南方在人口和垦田数上均超过北方,没有涉及商业发展和先进技术传播的内容,排除BD项;北宋的都城是开封(北方),政治中心并未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
1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冰裂纹瓷器反映了宋代南方制瓷业的高超水平(手工业的繁荣);福建的南宋海船反映了宋代南方造船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南宋纸币(会子)反映了南宋时期南方商业的繁荣。据此可知,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繁荣的南方经济,故B项正确;题干图片反映了南方手工业和商业繁荣,不能反映农业生产情况,排除A项;只有浙江冰裂纹瓷器体现了精巧的手工技艺,排除C项;三幅图片都不能反映独特的活字印刷,排除D项。
13.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显示了两宋时期水利工程的分布情况,南宋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数量明显超过北方,水利的发展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对南宋时期完成经济中心南移起了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北方移民所携带的农业技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两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与江南造船业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
14.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生产过少,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扩大农业生产。为此,王安石实行青苗法,目的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以促进农业发展;王安石实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以促进农业发展。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均属于经济层面上的改革,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募役法和保甲法属于军事层面的改革,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科举法属于文化教育层面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将兵法属于军事层面的改革,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
15.D
【解析】
根据题干“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结合所学可知:北宋都城东京即开封的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D正确;北宋才开始出现夜市,秦朝、隋朝、东汉(最早以长安作为陪都)都在北宋以前,排除ABC。故选D。
16.C
【解析】
宋代海外贸易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材料中“市舶收入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应当依照惯例,大力招商、发展贸易”说明政府对于海外贸易的重视。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的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不是重视发展农业,排除A;材料中属于贸易政策不是民族政策,排除B;海外贸易的发展不是顺应人口南迁浪潮,排除D。故选C。
17.B
【解析】
依据题干“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酱釉马镫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属于辽代的瓷器,这件瓷器说明此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的现象,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分析,题干的“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的“海商”指从事海外贸易的人,这句话反映出当时海外贸易的兴盛情况。故选C。
19.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江西景德镇瓷窑”,“交子、会子等纸币”“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交子、会子等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南宋时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例如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0.D
【解析】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正确;ABC是表象,而非实质。ABC错误,综上故选D。
21.(1)制度:科举制。作用: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进士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东南进士多,西北进士少。
原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地区经济文化超过北方。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与“雁塔题名”这一习俗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雁塔题名”是古代考中进士的代称。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等方面回答科举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北宋所录取的进士里,其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东南进士得多,而西北进士得少”,可得出,北宋录取进士地域分布的特点是:进士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东南进士多,西北进士少。结合所学可知,造成北宋录取进士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的原因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地区经济文化超过北方。
22.(1)①。
(2)特点:坊市制度受到冲击(或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
(3)港口:宋朝设市舶司的港口更多。
主导:唐朝以官府贸易为主;宋朝私人贸易占主导。
商品:唐朝出口丝绸、瓷器;宋朝瓷器出口更重要。
地位:唐朝政府不很重视市舶收入,宋朝市舶收入成为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
路线:唐朝陆路、海路并重;宋朝以海路为主。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政府监督管理市场的机构一市署,在西市的正中心,四周还有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以及图片信息可知,唐朝长安城西市中“市署”的位置是①处。①位于西市的正中心,且四周还有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
(2)根据材料二“……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州语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奇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可得出,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坊市制度受到冲击(或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根据材料二“……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可得出,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根据材料二“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得出,扬州商业发展的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根据材料二“……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扬州商业发展的原因是: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
(3)根据材料三“714年,唐朝已在广州开始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一一市舶司……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多地设市舶司”,可得出,宋朝设市舶司的港口更多;根据材料三“……唐朝……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北宋……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可得出,唐朝以官府贸易为主;宋朝私人贸易占主导;根据材料三“……唐朝政府努力发展丝织、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最重要商品……”,可得出,唐朝出口丝绸、瓷器,宋朝瓷器出口更重要;根据材料三“……唐朝的对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很重视市舶收入……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可得出,唐朝政府不很重视市舶收入,宋朝市舶收入成为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变化还有:唐朝陆路、海路并重,宋朝以海路为主。
23.(1)特点:坊市分开;
举例:长安城内有许多外国使节、留学生、商人,还有大量佛经。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因此长安能见到各国使节;日本和新罗为学习中国文化大量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玄奘西游印度带回大量佛经
(2)现象:长安城规模宏大,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朝优待外国使节,注重对外交往;唐朝国力强盛,宫殿雄伟;
特点:唐朝对外政策比较开明开放。
(3)变化:打破坊市分开布局,商业区遍布全城;原因:城市商业繁荣
(4)表现: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草市;沿街设立店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春节(或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等。(任意2 点)
【解析】
(1)特点:据所学可知,唐朝长安城的布局特点是坊市分开。
举例:结合所学可从长安城内有许多外国使节、留学生、商人,还有大量佛经;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因此长安能见到各国使节;日本和新罗为学习中国文化大量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玄奘西游印度带回大量佛经等方面回答。
(2)现象:据材料“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最大的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僧侣聚集在这里,使长安成为各种文化展示和融合的舞台”可知,长安城规模宏大,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据材料“……接踵而来的外国使者在唐朝受到特别优待”可知,唐朝优待外国使节,注重对外交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国力强盛,宫殿雄伟。
特点:据所学可知,唐朝对外政策比较开明开放。
(3)变化:据材料“《北宋东京(开封)平面图》”可知,北宋东京(开封)城市布局打破坊市分开布局,商业区遍布全城。
原因:据所学可知,城市商业繁荣
(4)表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草市;沿街设立店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春节(或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等方面回答。(任意2 点)
24.(1)印度、日本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2)开放的外交政策。交流国家众多;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人员身份多样;水路、陆路并进。(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3)宋代以海路交通为主,是重要的海外贸易国家;元代海陆交通都很发达,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4)原因:中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任意答出两点即可)作用: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中的交通路线分别是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路线,所以是加强了和印度、日本的联系,因此①、③分别代表印度和日本。唐朝时期与这两个地区进行交流的实例就分别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2)根据“先后有40多次。大食的商人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等。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得出开放的外交政策。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交流国家众多;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人员身份多样;水路、陆路并进。
(3)根据材料三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宋代以海路交通为主,是重要的海外贸易国家;元代海陆交通都很发达,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4)原因:根据“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得出中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根据“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使得中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以往几代穆斯林商人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并结合所学得出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25.(1)人口变化:南方人口数增加,北方人口减少。经济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战乱,南移人口带去劳动力、生产技术和工具等;南方安定;南方自然资源优越。
(2)交子。
(3)景象: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特点:①住宅区和商业区没有明显区分。②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③出现了专门的街市。
(4)政策:重文轻武。积极影响:文人得到重用,社会文化素养较高;武将被抑制,社会稳定。消极影响:社会武力被削弱,边患重。
【解析】
(1)人口变化:根据材料一中西汉到北宋时期,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全国户口数比例的变化数据可知,南方人口数增加,北方人口减少。经济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人口数量增加,北方人口减少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北民南迁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工具等;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南方自然资源优越等角度进行分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为解决铁钱弊端,“蜀地”(今四川地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景象:根据材料三“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东京城的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特点:根据材料三“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可知,住宅区和商业区没有明显区分。根据材料三“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可知,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根据材料三“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可知,出现了专门的街市。
(4)政策:根据材料四“宋朝时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文人得到重用,社会文化素养较高;武将被抑制,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武力被削弱,边患严重等角度分析其消极影响。
26.(1)人物:文成公主、鉴真、玄奘。
(2)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太宗亲点媒,和亲赴逻些。传播中原技,汉藏情意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历史人物是文成公主。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根据材料“应邀赴日传佛法,六次东渡毅力坚”可知反映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到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历经艰险求佛法,西游天竺美名传。历尽心血成典籍,佛学史学共珍藏”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到天竺,到达天竺以后,玄奘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回国后,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故上述材料分别评述了唐朝的文成公主、鉴真、玄奘。
(2)根据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主要港口有杭州(南宋改为临安)、广州、泉州、明州,为了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市舶司机构,如果“南海一号”从泉州出航,出航前要经过市舶司批准,远洋航海要具备先进的航海知识和航海设备,船上还要具备充足的潭水和食物,此外,还要有政府的支持。综上所述可知答案为:临安、广州、泉州、明州;水、食物、地图、指南针、武器、政府支持等;市舶司等。
27.(1)图1:北宋 图2:金
(2)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边境贸易。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时有战争和冲突,马多用于军事需要,因此导致市场缺马。
(3)“交子出现的原因:因铁钱沉重不利于贸易而产生交子。
(4)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魏晋南北朝缩小南北经济差距,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
【解析】
(1)根据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图图1是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图2是金与南宋的对峙,因此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他的家乡所处地域在图1、图2中分别属于北宋 、金管辖。
(2)根据材料“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订立的和议后,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宋夏议和带来贸易兴旺。因此材料提到的“互市”指的是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开展的边境贸易。材料中说“宋朝缺马”,是因为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时有战争和冲突,马多用于军事需要,因此导致市场缺马。
(3)根据材料二“真宗时……,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谓之交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此北宋交子出现的原因是铁钱沉重不利于贸易而产生交子。
(4)根据材料表格可知,我国南北方人口从西汉到宋代变化很大,主要表现为南方人口大幅增长,北方人口则是下降。由“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意思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因此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这种变化是魏晋南北朝缩小南北经济差距,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的。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