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4 17: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 )
A.0.2 s
B.0.15s
C.0.1 s
D.0.05 s
2.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它们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羽毛将加速上升,铅球将加速下落
B.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C.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D.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但落到月球表面时的速度不同
3.一位攀岩者的脚踩掉了一块岩石,他的伙伴在悬崖底部,看到岩石约在2s后落到地上。由此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估测出当时攀岩者离地的高度大约是(  )
A.10m B.20m C.30m D.40m
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4H与H的高处开始同做自由落体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乙的2倍 B.甲乙两物体同时落地
C.甲乙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 D.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5.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方的痛”,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由于坠物的落地速度很大,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若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处无初速下落,经过一段时间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
B.下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是最大速度的一半
C.下落到一半高度时用时是总时间的一半
D.下落到一半时间时的速度是最大速度的一半
6.学完自由落体的知识后,小李同学用一把长的直尺去测小马和小张两位同学的反应时间,如图,被测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的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在小李放开直尺自由下落时,被测同学尽快去捏住直尺。小马和小张捏住的位置分别是20cm和30cm,已知,则两人的反应时间相差约为(  )
A.0.14s B.0.04s C.0.20s D.0.02s
7.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A.物体在前5s内的位移是50m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体在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0m/s D.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 m/s
8.如图所示,能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9.一滴雨滴从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1.8m时,到达窗口上沿,再经0.3s的时间通过窗口,则窗口上下沿的高度差(g取10m/s2),(  )
A.4.05m B.3m C.2.25m D.1.8m
10.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2:6:5 C.4:12:7 D.4:12:9
11.可看成质点的甲、乙两小球,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离地高度之比为2: 1。现将两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两小球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关于甲、乙两小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1
D.下落同样的高度但均未落地时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12.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
A.25m B.50m C.110m D.150m
13.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何相邻的单位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h和平均速度之差在数值上分别等于(  )
A. 2g B. C.g g D.g 2g
14.甲、乙两物块是边长分别为1 cm和2 cm的正方体,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通过其正下方的光电门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两物块下落过程底面始终水平,且距光电门的高度足够高。则甲、乙刚被释放时的位置到光电门的高度之比为(  )
A.2: 1 B.1:4 C.1 :2 D.4:1
15.利用下述方法可以测量某同学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捏住直尺上端使其沿竖竖直方向,乙同学用手在直尺下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如图所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测出直尺下落的高度h。直尺下落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得出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题)
16.如下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用刻度尺做自由落体运动测量反应时间的小实验。图乙是某次测量时受测同学手握刻度尺的位置,其中点是开始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则位置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精确到厘米),受测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________。
17.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m,最后1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g=10m/s2)
18.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落地的前一秒内下降35m。它是从_________m高处自由落下的,下落时间为______s(g=10m/s2)。
1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s闪光一次,照片中的数字是竖直放置的刻度尺的读数单位是厘米。利用上述信息,求:
(1)小球下落是匀变速运动吗 答: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小球下落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综合题(共4题)
20.为了针对高空抛物的现象,某小区物业在一楼架设一台摄像机。某次物体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摄像机拍摄的一段录像中,发现物体经过5楼住户楼层用时t=0.2s。已知每层楼高为h=3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体刚到达5楼住户楼顶时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判断物体从哪层楼的住户抛下的。
21.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l=0.5m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5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s,求:
(1)木棍B端下落到窗口上沿所用的时间t;
(2)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22.如图是悬崖跳水运动员从悬崖跳水时的照片一位观察者测出,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0s。跳水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空中的运动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求
(1)悬崖的高度;
(2)跳水者入水前的速度大小。
2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时,他先离开飞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速度达到50m/s后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距地面10m时速度减至5m/s,最后以此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着地.g取10m/s2,求:
(1)运动员自由下落的时间t1;
(2)运动员跳伞时在空中的总时间t总.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D
6.B
7.A
8.D
9.C
10.C
11.A
12.C
13.C
14.B
15.D
16. 55.0cm 0.3s
17. 25 25
18. 80 4
19. 是 相同时间位移差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基本相等 1.31 9.90m/s2
20.(1)14m/s;(2)9楼
21.(1)0.9s;(2)4.05m
22.(1) 45m;(2) 30m/s
23.(1) 5s (2) 9s (3)16s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