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裂变与聚变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次记录到能量达的伽马(射线)光子,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若该伽马光子为核反应产物,已知真空中光速为,则该核反应质量亏损约为( )
A. B.
C. D.
2.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潜艇,有一种核裂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裂变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变成了能量
B.裂变反应出现质量亏损导致质量数不守恒
C.X原子核中有54个质子
D.X原子核比铀核的平均结合能小
3.以下关于原子核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轰击,生成并放出中子
B.经过6次衰变,2次衰变后,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少了12个
C.在原子核内部,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有核力作用
D.“人造太阳”实质是核聚变,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与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同
4.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是金属表面的原子吸收光子后由原子核释放出电子的现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大
C.氘核()和氚核()聚合成氦核(),会放出一个正电子,发生质量亏损,释放核能
D.某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为5天,则100个该元素原子核经过5天时,一定还剩50个未发生衰变
5.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太阳能量来源的核反应方程是( )
A. B.
C. D.
6.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开了原子核的秘密,在科学史上意义重大,的半衰期为T,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是由居里夫妇首先发现的
B.Th与He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的结合能
C.Th与He的质量之和一定大于的质量
D.1000个原子核经T时间后一定还有500个没有发生衰变
7.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发,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图丙: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D.图丁: 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8.关于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中,生成物X的中子数为128
B.铀235吸收慢中子裂变成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大
C.一个中子可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同时释放出能量
D.在辐射防护中,可以用电磁场来加速、减速以及束缚中子
9.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Q1,+→+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Q2>Q1
B.X是,Q2>Q1
C.X是,Q2<Q1
D.X是,Q2<Q1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C.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放出光子,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会发生改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Th+X中X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β衰变
B.H+H→He+Y中Y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
C.U+n→Xe+Sr+K,其中K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N+He→O+Z,其中Z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
12.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在核反应中,X为中子
C.核爆炸的能量来自于原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遵循规律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1g氡原子核在经过7.6天后只剩下0.2g氡原子核
13.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放出X粒子后变成铀核,衰变时放出巨大能量,其衰变方程是:。已知钚核的半衰期为t,质量为m1,X粒子质量为m2,铀核质量为m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衰变是衰变,X是氦核(He)
B.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为
C.有20个钚核,经时间t后一定剩下10个钚核未发生衰变
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比的比结合能小
14.重核裂变的一个核反应方程为,已知、、的比结合能分别为7.6 MeV、8.4 MeV、8.7 MeV,则( )
A.该核反应方程中x=3
B.的中子数为143
C.该核反应中质量增加
D.的比结合能比小,比更稳定
15.1933年至1934年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反应生成物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衰变,放出正电子且伴随产生中微子,核反应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温度、压强等条件变化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之变化
B.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
C.正电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外电子转变成的
D.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则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α粒子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4题)
16.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是常用的核燃料,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和两部分,并产生___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17.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统称为_______.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__(选填“重核裂变”、“轻核聚变”或“化学反应”)获得核能并将其转为电能.
18.宇宙中的核聚变: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核________成氦核释放的________能。
19.3个α粒子可以结合成一个C核,已知C核的质量为1.99302×10-26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真空中光速c=3×108m/s,这个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______ J(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三、综合题(共4题)
20.通过查找资料、观看科普录像,了解核能开发的社会效益及所带来的安全利用核能等问题。
21.有人说物体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就是静质能(m0c2).又有人说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就等于静质能(m0c2),你说对吗?
22.核反应堆中是靠熔化的钠来传递核燃烧产生的热量的,而抽动液态钠的“泵”传动部分又不允许和钠接触,因此常使用一种称为“电磁泵”的装置.这种泵的结构如图所示,N、S为磁铁的两极,C为在磁场中的耐热导管,熔融的钠从其中流过。
(1)要使钠液向图中所标方向加速流动,加在导管中钠液的电流方向应如何?
(2)查阅资料,了解核反应堆的热交换系统.
23.一个静止的氡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衰变为钋核 ,同时放出一定的能量。已知M氡=222.08663 u、mα=4.0026u、M钋=218.0766u,1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
(1)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2)求出发生上述核反应放出的能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B
7.A
8.C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B
16. 3 大于
17. 核子 重核裂变
18. 聚变 核
19.,
20.
核能开发的社会效益有可以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世界能源利用的趋势;其问题在于核能技术及安全要求高。
21.不对
22.(1)电流由下向上;
(2)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核燃料在裂变过程中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大量的能量,人类通过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实现核能的利用。在压力容器中,由裂变放出的能量加热了周边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但因水处于高压下,它并不沸腾,水被泵到热交换器里,引起了其它水的沸腾,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水蒸气在冷凝器中被液化为水,然后循环使用。
23.(1)(2)6.92 MeV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