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4 22: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1.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北宋初期,宋太祖把原来由武人任职的地方高级长官逐渐改由文官担任,宋太宗时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外重内轻 C.君弱臣强 D.重文轻武
3.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地主兼并农民土地之后,逃税漏税的问题,王安石实行了哪一项措施( )
A.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4.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 建立 澶渊 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 和议 金灭辽 金灭 北宋 郾城 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5.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曾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一名称反映了人们( )
A.同情肯定心目中的英雄岳飞 B.对金军的愤恨
C.喜爱和赞美这种食物 D.对统治者的劝诫
6.南宋著名爱国主义文学家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 B.女真 C.契丹 D.党项
7.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
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
8.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外贸易拓展 C.疆域面积扩大 D.商品经济繁荣
9.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上面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的发现,印证了宋代( )
A.民族关系和睦 B.商品经济繁荣 C.君主专制强化 D.中外交通发达
10.《资治通鉴》是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该著作中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高宗
11.“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三省六部制 D.郡县制
12.中国古代风俗图《瓦子内说书》中的配诗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材料中“瓦子”的主要功能是( )
A.饮食兼住宿 B.商业兼住宿 C.娱乐兼商业 D.宗教兼商业
13.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
A.表明杂剧形成于元代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D.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14.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而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宋代( )
A.发明了火铳 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C.发明了火药 D.传入西方先进的洋火炮
15.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这反映了元朝( )
A.政令传达迅速 B.中央集权衰落 C.重视科技创新 D.海外贸易发达
二、辨析改错(8分)
16.宋元时期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960年,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东京即今河南洛阳。
改正:
【 】(2)1115年,元昊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改正:
【 】(3)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改正:
【 】(4)元朝设置西域都护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材料二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民族关系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宋与辽、宋与西夏之间开设“榷场”这一史实 (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台湾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有什么意义 (4分)
(3)纵观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材料二 从1252年他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他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并热心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1272年迁都大都,随后举兵南下,统一全国。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古政权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4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仿效中原先进文化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4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图中的“大食”指的是古代哪个帝国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以及对中外历史的影响。(6分)
(3)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加强对外交往的意义有哪些 (2分)
答案:
一、
1-15 BDADA BDABD BCDBA
二、
16. 【 × 】(1)改正:“洛阳”改为“开封”(2分)
【 × 】(2)改正:“元昊”改为“阿骨打”(2分)
【 √ 】(3)
【 × 】(4)改正:“西域都护府”改为“北庭都元帅府”(2分)
三、
17. (1)特点:北宋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2分)评价:“榷场”的开设,促进了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2分)
(2)澎湖巡检司。(2分)意义: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或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2分)
(3)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分)
18.(1)措施: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组建护卫部队,建立司法机构,创制文字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作用: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2分)
(2)人物:忽必烈。(2分)措施:接受了汉族儒臣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2分)
(3)拥有杰出领导人,注重吸收汉族文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
19.(1)机构:市舶司。(2分)帝国:阿拉伯帝国。(2分)
(2)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造船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海船上配备有指南针;政府的高度重视;周边民族政权兴起,对外陆路受阻。(4分,答出四点即可)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2分)
(3)有利于我们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我们学习外国文化。(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